
礼仪之邦明大德,君子之德风人间
15分钟前言:对照古训方知自己蹉跎了岁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道自己的天命任务和使命召唤时,还是在我历经苦难重回人间后,方知自己的名字“礼君”二字所承载的“责任”和“意义”:礼仪之邦明大德,君子之德风人间。而此时的我,早已过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才惊觉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蹉跎了六年光阴。多么宝贵的年华,竟然被我霍霍掉了!那得错失多少美好,还能弥补回来吗?
痛定思痛,由心而发自己的“两大愿”:
愿因我的存在,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
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
那么,这“两大愿”的本意是什么?要做些什么?如何能实现?针对这些问题,现在这里诚挚地对此予以解读,希望有缘人可以监督我!

一、本意是什么?
第一大愿,是希望自己:自强不息“修品性”,厚德载物“修德行”,历事炼心“修智慧”,勤勉精进“修能力”。让自己还有这样的品性、德行、智慧和能力,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否则,不就辜负了老天爷对我的眷顾和厚爱了不是?!
第二大愿,是因为自己差点把小命给弄丢了,知道要过好自己的一生实在不容易,希望能用已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古圣先贤智慧以及伟大科学家总结出的自然科学定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拎清楚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期探寻这人世间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一套适合凡夫俗子“连接幸福与美好”的底层逻辑呢?以此造福天下有缘人行稳致远!
二、要做些什么?
世界那么大,美好那么多,要看自己为之做了些什么?所愿所不愿,皆源于自己的选择。而一切美好的切入点,莫过于从“难而有意义的事”开始,即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才能共赴美好。
纵观每个人修炼演变的人生旅途,一条主线清晰可见:“人-家-学校”与“人-家-企业”初看是人生的两个阶段,细看是两代人关注重心的转移,再看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脉络。而求学与就业贯穿其中,修炼与创造衔接其间,绵延与发展便是永恒的主题。最终在“人”这一根本点上交汇融合,一以贯之:“一切为了人,一切都是人。”归根结底都是:为了祖国新生代。
于是,锚定“为祖国新生代做点事”的出发点,发现关键在于赋能其在“家庭、学校、企业”生态位中的重要引路人——妈妈、校长、老板。深度赋能这些引路人做好自己,进而造福一家人、一校人、一方人,连接更多的幸福与美好。
为此,我选择先从为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赋能入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通过名仁慈善平台,发起“感恩回馈母校,重走‘长征路’再出发”公益活动,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为落脚点,播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采取“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有效方法,激活老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使每个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奋斗姿态,一心为“让世界看见更美的自己”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目前,该项目已经在革命老区于都县、兴国县乡村中小学落地生根,扎扎实实为校长赋能,尽心尽力尽情为祖国新生代做好一二三四件实事——按照“上墙、上会、上心”校园文化进校三部曲规划,助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奖学奖教看见榜样的力量,进而辅以助学引领未来成长与发展,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实现“教学相长”。

三、如何能实现
人生看似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核心在于“人”。唯有激发个体的内生动力,人人做好自己,进而由己及人、从家到校、由校及企,最终才能汇聚成报效祖国、建设家园、回馈社会的磅礴力量。
经过近三年的“三拎清”(拎清楚自己、拎清楚人、拎清楚事情)研究,直指人性与人心的根本,从个性到共性再到实践,沿着“人-家-学校”与“人-家-企业”这一清晰主线,贯穿于人生成长与发展的两个关键阶段,拎清楚自己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所诞生的研究成果,将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系列丛书形式呈现:第一本研究成果开宗明义首作《拎清楚自己: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已正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二本研究成果《开心做老板:老板的态度,意味着什么》也已经成型;第三本研究成果《幸福做妈妈:妈妈的态度,意味着什么》也已经完稿;第四本研究成果《七上八下的转化:企业“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力量是什么》正在撰写;以及后续《得好好爱自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秘密》与《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对自己是一种信念,对别人是一声鼓舞》等面向不同受众的具体研究成果,也将要陆续面世。
这六本书基本覆盖了人生的核心议题,旨在于人人向往的“幸福美好”与“开心快乐”处下力,便是在“道”的层面激发个体主人翁意识与内生动力——“被看见,被尊重,有成就,有认可,有获得”是一个人持续向好向前的动力源泉。以此,重构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夯实以“真善美”为核心的智慧支撑,传递“正能量”,赋能关键引路人(如妈妈、校长、老板),实现知行合一。
1、播撒“真善美”
置身于资讯复杂的时代洪流之中,倘若不能分辨什么是“真善美”,就不能锚定自己,被“假丑恶”所裹挟,卷入旋涡中迷失自己,从而盲目滑向“悲催”的境地。个体、家庭、学校、企业乃至国家,概莫如是。
在人人都“取巧”的时代,或许返璞“归真”才是大道。向内求做有用功,躬耕好自己的“方寸心田”,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己,勇敢而真实地面对别人,如此才能以真换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进而从善待自己开始,善待自己人、善待别人,才能行善积德、建功立业;最终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绽放出生命应有的美好,让世界看见更美的自己。
当人人返璞归真,日复一日深耕不辍,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心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便能滋养出丰盈蓬勃的内在生机,呈现“山水繁茂、美丽田园”的和谐盛景。

2、传递“正能量”
放眼当下,世界复杂多变,社会鱼龙混杂,人心浮躁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拨乱反正,传递正能量,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体遵循能量守恒、熵增熵减、作用力反作用力等科学定律,不断接收与释放能量。能否实现能量的“正向转化”与“高效利用”,即传递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则决定了生命体的兴衰成败。
而人会受到“人性”和“人心”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如若任由其人性大爆发、人心颠倒,陷入损人利己、内耗伤害、资源浪费、诚信缺失等泥淖,将导致能量场混乱无序,甚至自甘堕落。
因此,传递正能量才能受其滋养,传递负能量必遭反噬。生命是能量体,选择发光发热、传递正能量,是顺应宇宙规律避免自甘堕落的必然选择,也是点亮人间使之更加美好的生命本义。
四、一起向未来
人生有不同阶段,学校是人生启航的地方,企业是人生绽放的地方,慈善是人生修炼的地方,修炼是人生再出发的基础。如此,构成了一个人从启航——绽放——修炼——再出发的人生旅途。这就是我重回人间后,希望把自己的人生历程重新演绎一遍,以此感恩感谢对自己有过帮助、有过提携、有过教导的有缘人。
这一切都只是以个人的力量去力行创造更多美好的开始。然而,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希望借此发出个人的“两大愿”,以感召更多的有识之士,携手为祖国的新生代做点事。为天下妈妈、为天下校长、为天下老板做点力所能及又实实在在的事,赋能他们“有心有力”带领祖国新生代向好向前,一起奔赴更美好的未来。唯愿:
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
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
这两句话包含着:理想与现实,路径与方法,美好与展望。倘若举国上下都能明大德,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假冒伪劣,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纠葛纷争,是不是人人都庆幸啊?倘若人人都像君子一样修德爱人,让君子之德像风一样吹拂人间,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自我内耗,没有互相伤害,没有资源浪费,没有低质低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是指日可待了?理想人人渴望,现实困难人人害怕。实现理想的路径很简单:一念即可改变;方法也简单: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人都一样。美好就在眼前,让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立足于让自己一变,世界全变。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众庆幸与华夏兴,相辅相成,命运与共。而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

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起,各行各业都掀起了一波“高质量发展”的浪潮,激活新质生产力推动着祖国大地迈向更美好的未来。与我们相关的两个领域:教育和科技,都已经行动起来了,紧紧围绕着“人”这一核心要素,紧紧抓住“成长与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去做正确的事情。以“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为主旨构建长效机制,以聚心聚力聚智为引领,上下一心,同心同德,返璞归真,凝聚力量。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君子之德风必将吹拂神州大地,助力于我们早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必将永远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为实现上述个人的“两大愿”,真真切切地践行“礼仪之邦明大德,君子之德风人间”的“天命任务”和“使命召唤”,朝着“众庆幸”“华夏兴”这一伟大目标迈进,而做好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如此,尽心尽力尽情,通过日复一日地持续深入“三拎清”研究与修炼,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把连接“幸福与美好”的底层逻辑,以及路径和方法,梳理清楚,笔耕不辍,把个人思考以文章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由此,自己受益匪浅,也希望让更多的人受益。因为,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想要获得“幸福与美好”,最终都要修好自己的品性、德行、智慧和能力。
因此,从整体上将倾注个人思考的全部文章进行大致归类,也方便有缘人可以根据自身兴趣与实际所需点击查阅相关内容,并不定期同步更新。欢迎大家品读指导。
截至目前,个人思考文章脉络整理如下,点击自己喜欢的文章名,即可展开阅读。
—— 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 ——
名仁慈善初心缘起
开宗明义“见面礼”
厚德载物“修德行”
—— 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 ——
编辑: 江明亮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