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马安

作者:林礼君   发表日期:2024-10-16
一、以梦为马,心安即是归处

以梦为马,心安即是归处!简称“马安”,两个字简单而又直白,蕴含着老祖宗深邃的智慧和无限的期待啊!

若将“马安”二字输入百度,便可见天南地北的“马安”,说明各地的老祖宗心愿都一样:生而为人,来到人世间,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取决于自己!若想随遇而安,做个农民谋点生活安享平凡也可以;若想追逐梦想,做个伟大的建设者振兴中华也行。

老祖宗之意,勉励后人“以梦为马”,心怀自己的梦想,去找寻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归宿便是了!心安理得,意味着“不留遗憾”,便是此生的归处!多么清晰明了!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会更加深刻体会到,任何人任何事,与家国天下的繁荣发展关联起来,就意义非凡和光荣无比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这就是“天命”!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到了五十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即自己来到人世间的使命是干什么!多数人知道自己使命的时候,人已经老了!活了大半辈子才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有用吗?!有用,太有用了!关键是,知道自己使命的时候,自己仍旧有心有力,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若是自己还有心有力,便能心之所向力之所及;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就只剩下心存遗憾了吗?!决定自己是“心安理得”还是“心存遗憾”,就在于知道“天命”之时自己的能量状态啊!

二、莘莘学子,从马安扬帆启航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的性格与志向,是随遇而安,还是追逐梦想,明眼人一看便知;一个人想不想读书,能不能把书读好,从小就能看出来。读书并非人生唯一的出路,但读书可以让人懂善恶、辨是非、知对错、识好歹,从而帮助我们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全靠自己!请尽管全力以赴,按照国家精心规划好的“成长与发展”路径努力奋斗吧!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别等到自己五十岁之后,心里还留下遗憾就是了!

学校是人生启航的地方!细观马安中学走出去的学子们,大部分人都留在本地,矢志不渝地投身于振兴马安乡、建设于都县、共筑繁荣美丽富饶的大赣州事业中!有的人则乘风破浪,投身于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争做时代的弄潮儿;有的人远走他乡,为祖国新生代躬耕于教坛;有的人以满腔热血,献身国防保家卫国,有的人……若拉开时间和空间的帷幕,便可以看到:每个人追寻着自己内心的理想与抱负,均呈“各取所需,各尽所能”的“成长与发展”态势,这样的人,在这片热土上,比比皆是!这就是马安,一个孕育梦想、见证成长、助力启航的地方。

三、年过半百,方知肩负伟大天命

可是,反省反观自己,这些人生道理,竟然还是自己历经生死磨难,重回人间之后,才知道的啊!而且老天爷还是通过如此“残酷无情”而又“真实不虚”的方式让我“开窍”,才打通了自己的“任督二脉”,让自己长了“智慧”!一切为了人,一切都是人!若没有拎清楚自己、拎清楚人、拎清楚事情,世间的美好怎么会与自己有关呢?通过“三拎清”研究方知,自己的责任如此重大,活着的意义如此美好!从自己的名字演变便知其中深意:

             林本周王赞叹比干所赐,

             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

             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

“林礼君”三个字,竟蕴含着如此伟大的天命!作为一个IT男,一个以科技创新创造美好生活的创业者,怎么会与这么伟大的使命有关呢?

——林本周王赞叹比干所赐。林姓本是周文王赞叹“以死谏忠”的爱国忠臣比干所赐的啊!据史料记载,比干是商朝的重臣,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他因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而强谏三日,最终被纣王剖胸而死。商纣王被周文王推翻之后,周文王听闻比干忠君爱国的事迹,甚是赞叹,遂派人将逃难山林躲避灾祸的比干老婆及其遗腹子找到,为让其遗腹子感恩感谢山林野果的养育之恩,特赐“林姓”于他,并命名为“林坚”!所以,“林姓”始祖含有“忠君爱国,为民请命”的家国情怀基因,“林姓”后世子孙也因此源远流长,遍布海内外。

——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这两句话包含着:理想与现实,路径与方法,美好与展望。倘若举国上下都能明大德,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坑蒙拐骗,没有假冒伪劣,没有尔虞我诈,没有纠葛纷争,是不是人人都庆幸啊?!倘若人人都像君子一样修德爱人,让君子之德像风一样吹拂人间,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自我内耗,没有互相伤害,没有资源浪费,没有低质低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不是指日可待了?!

知道自己的名字竟肩负如此伟大的“天命”,这个时候我已经是五十六岁了!与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要求差距六年之多!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浪费了六年的光景呢?!六年的时光多么宝贵啊!就这还得感恩感谢老天爷的眷顾和包容,还得感恩感谢诸位的福报加持,不然的话,我也不可能还有这个机会在这给大家分享自己的感悟了不是?!承蒙上天眷顾,我们都如此荣幸!怎样做才能对得起老天爷的厚爱呢?

四、发愿前行,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

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第一。释迦牟尼佛主张:“我是一切的根源”!因上努力,果上随缘,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老子主张:“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儒释道三家古圣先贤虽各说各话,但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

世界那么大,美好那么多,要看自己为之做些什么?!自己也是年过半百,方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即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唯有拎清楚自己,才能找到真实的答案!一直以来,我们都是眼睛向外看着世界,除了对镜整妆时从镜子里面看到自己,很少有人专门内观自己,问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若自己都没做好,世间的一切美好怎么会与自己有关呢?

为不负“林礼君”的伟大“天命”所托,不负党的引领和祖国的庇护,不负祖辈的护佑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我拎清楚自己后便发出两大愿望:

第一大愿:愿因我的存在,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是希望自己:“自强不息”修品性,“厚德载物”修德行,“历事炼心”修智慧,“勤勉精进”修能力!让自己还有这样的品性、德行、智慧和能力,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否则,不就辜负了老天爷对我的眷顾和厚爱了不是?!

第二大愿: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是因为自己差点把小命给弄丢了,知道要过好自己的一生实在不容易,希望能用已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古圣先贤智慧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拎清楚该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造福天下有缘人行稳致远!

经研究发现:

一切美好的切入点,莫过于从“难而有意义的事”,即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为祖国的新生代做点事开始。

决定以革命烈士爷爷的名字“名仁”,设立名仁慈善基金会,发起“感恩回馈母校,重走‘长征路’再出发”活动之“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为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赋能,为老师和学生“鼓把劲,一起向未来”。本项目立足于人“成长和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以“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有效方法,激活人的内生动力,使每个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奋斗姿态,一心只为“让世界看见更美的自己”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该项目已经在革命老区,即当年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县、兴国县乡村中小学落地生根了,扎扎实实为校长赋能,尽心尽力尽情为祖国新生代做好一二三四件实事足矣。

传递正能量:

经过两年多的“三拎清”研究,即拎清楚自己、拎清楚人、拎清楚事情。所诞生的第一本研究成果《拎清楚自己》已正式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发行。第二本研究成果《妈妈的态度,意味着什么》也已经成型,由名仁慈善发起的系列丛书将要陆续发行。

这一切都只是以个人的力量去力行创造更多美好的开始!然而,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希望借此发出个人的“两大愿望”,以感召更多的有识之士,携手为祖国的新生代做点事!为天下校长、为天下妈妈、为天下老板做点力所能及又实实在在的事,赋能他们“有心有力”带领祖国新生代向好向前!

理想人人渴望,现实人人害怕。实现理想的路径很简单:一念即可改变;方法也简单:行就行,不行就不行,人都一样!美好就在眼前,让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立足于让自己一变,世界全变。礼仪之邦明大德众庆幸,君子之德风人间华夏兴!众庆幸与华夏兴,相辅相成,命运与共!而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

编辑: 叶燕妮
审核: 江明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