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好向前
评优评选活动

一、评优宣言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家庭出身,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出路;我们无法预料人世间的无常,却可以选择面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造就命运。人人都拥有成为优秀的潜能,人人都可以追求优秀,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付出努力,“自助者天助”,越努力越优秀,越优秀越幸运。
优秀不是天生的,优秀是一种人生选择。优秀不是选择跟别人攀比,追逐“内卷”比别人过得更好;而是选择自我不断追求进步的勇气和态度,保持向好向前的状态,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何成就优秀,“我想、我要”必须通过持续修炼演化为“我能”。亚里士多德说:“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成自然,功到自然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优秀的习惯,一点一滴厚积薄发,使人受益无穷,足以成就卓越人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良的习惯,一点一滴积重难返,使人贻害无穷,足以毁掉你的人生。
只有当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即变成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自己不放弃、不气馁、不躺平,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直坚持积极主动的态度,不断尝试、持续完善,每天进步一点点,“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
二、评优行动

为了构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校园环境,营造“开心快乐、自立自强”的成长氛围,让广大师生更好地理解、自觉践行并发扬优秀校园文化追求,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秉承“鼓把劲,一起向未来”的慈善理念和援助精神,先行一步发起“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每学年度面向全校师生组织开展一次“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评优评选,奖优促差,选树典型,表彰先进,分别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金。
评选活动只是发现优秀、激励优秀、弘扬优秀的开始,关键在于把追求优秀始终贯穿于全校师生的学习与生活中,每周、每月定期开展我身边的优秀事迹分享,激励广大师生教学相长,勇于探究问题,激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认识和践行优秀,让优秀成为一种校园文化习惯,人人都能从中汲取向好向前的成长营养,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
三、评优宗旨
“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旨在发现、表彰、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追求卓越、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构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校园环境,营造“开心快乐、自立自强”的成长氛围,形成优秀校风、教风、学风,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的主人,珍惜自己的时间,把握自己的机会,绽放自己的光芒,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从而推动学校更好地发展。
期望籍此评优活动的开展,帮助教师激发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与责任心,加强师生之间的学习与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学习氛围和育人服务;帮助学生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持续进步,激发学习热情与活力,增强自信与价值认同,为个人成长成才奠定扎实基础。如此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抓住教育工作关键的人和关键的事,形成优秀校风、教风、学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评优基准
优秀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只有经过自己的认真努力,才能够变得更好。因此我们倡导的优秀样子,并不是简单的评价教师或学生的成绩好坏,以成绩论英雄,而是注重评估教师或学生的日常是否持续向好向前的过程和状态。优秀不仅是成绩向好,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持续追求优秀的过程中,一直保持“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与品行习惯,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持续突破自己,取得长足的进步或可喜的变化,找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形成榜样的力量,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向好向前,“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
正面状态 | 具体表现 | 详细描述 |
---|---|---|
朝气蓬勃 | 精神面貌 | 教师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带微笑,充满活力,给学生带来自强不息、励志向上的影响。 |
团队协作 | 教师应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 |
创新思维 | 教师应具备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
乐观心态 | 教师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为学生树立榜样。 | |
积极向上 | 教育理念 | 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教学目标 |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 |
教学方法 | 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教学反思 | 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
勤奋好学 | 专业知识 |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教育技能 | 教师应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
终身学习 |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 |
教育情怀 | 教师应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热爱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 |
奋勇争先 | 自我激励 | 教师应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
勇于创新 | 教师应关注教育改革动态,积极参与教育创新活动,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 |
刻苦钻研 | 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研究,直面教育教学难题,不断钻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
突破瓶颈 | 教师应敢于走出舒适区,突破自身瓶颈,迎接教育教学课题挑战。 |
正面状态 | 具体表现 | 详细描述 |
---|---|---|
朝气蓬勃 | 精神面貌 | 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带微笑,充满活力,给同学带来自强不息、励志向上的影响。 |
团队协作 | 学生应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与同学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班级的荣誉努力。 | |
创新思维 | 学生应具备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果。 | |
乐观心态 | 学生应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积极应对,为同学树立榜样。 | |
积极向上 | 学习态度 | 学生应具备端正的学习态度,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
学习目标 | 学生应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效果。 | |
学习方法 | 学生应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
学习反思 | 学生应定期进行学习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 |
勤奋好学 | 学习习惯 | 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等。 |
学习毅力 | 学生应具备学习毅力,遇到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学习。 | |
学习兴趣 | 学生应培养对学习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 |
学习成果 | 学生应努力取得优异的学习成果,为班级争光,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 | |
奋勇争先 | 自我激励 | 学生应具备自我激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班级争光。 |
勇于创新 | 学生应关注学习创新动态,积极参与学习创新活动,为班级争光。 | |
刻苦钻研 | 学生应具有钻研精神,直面学习难题,虚心请教、不懂就问,肯下苦功直至弄懂为止。 | |
突破瓶颈 | 学生应不怕困难自己、突破自己,积极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赛和竞赛等。 |
负面状态 | 具体表现 | 详细描述 |
---|---|---|
死气沉沉 | 精神面貌 | 教师精神状态差,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在课堂上表现出死气沉沉,无精打采,影响课堂氛围。 |
团队协作 | 教师不愿意参与团队活动,或者团队协作表现消极,不积极沟通,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影响团队协作。 | |
固化思维 | 教师思维因循守旧,一套教案一层不变,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愿意创新,教学效果不佳。 | |
悲观心态 | 教师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悲观心态,不愿意积极应对,影响学生的心态。 | |
消极等待 | 教育理念 |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因循守旧,未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教学目标 | 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未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质量。 | |
教学方法 | 教师不愿意主动学习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乏味无趣,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
教学反思 | 教师不愿意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 |
懒惰懈怠 | 专业知识 | 教师懒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愿意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教育教学水平基本没有提升。 |
教育技能 | 教师懒于学习掌握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 |
教育研究 | 教师懒于参与各种教育研究活动,未能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影响教育教学水平。 | |
教育情怀 | 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热情,不具备深厚的教育情怀,不愿意为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 | |
不思进取 | 自我放弃 | 教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愿意激励自己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教学水平较为落后。 |
落后守旧 | 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落后守旧,不愿意关注教育改革动态,不愿意参与教育创新活动。 | |
停止学习 | 教师止步不前,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愿意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 |
害怕挑战 | 教师安于现状,不敢走出舒适区,不愿意突破自身瓶颈,害怕迎接教育教学课题挑战。 |
负面状态 | 具体表现 | 详细描述 |
---|---|---|
死气沉沉 | 精神面貌 |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死气沉沉、无精打采,影响课堂氛围;学生常常表现出消极情绪,传播负能量,影响同学们的心情。 |
团队协作 | 学生在团队活动中表现出消极态度,不愿意参与,不愿意沟通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影响团队协作。 | |
固化思维 | 学生不愿意思考,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果。 | |
悲观心态 | 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悲观情绪、无动于衷,不愿意面对现实,影响同学们的心态。 | |
消极等待 | 学习态度 | 学生学习态度随便,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学不懂不愿意请教老师和同学,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 |
学习目标 | 学生学习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合理的学习计划。 | |
学习反思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定期进行学习反思与总结经验教训,影响学习效果。 | |
学习被动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等靠要,不愿意主动关注学习新动态,不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影响学习效果。 | |
懒惰懈怠 | 学习习惯 | 学生随意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愿意按时完成作业,不愿意预习复习,影响学习效果。 |
学习毅力 | 学生没有学习毅力,遇见困难轻易放弃,不愿意坚持学习,影响学习效果。 | |
学习兴趣 |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不积极参与讨论,不愿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影响学习效果。 | |
学习成果 | 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成果长期落后,一直没有进步,拖班级后腿,影响未来发展。 | |
不思进取 | 自我放弃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放弃、得过且过,不愿意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与计划,影响学习效果。 |
落后守旧 | 学生学习落后守旧,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影响学习效果。 | |
停止学习 | 学生不愿意学习,停滞不前,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压力大,影响学习效果。 | |
害怕挑战 | 学生应不敢挑战自己,不愿意突破自己,害怕参与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比赛和竞赛等。 |
1、违反法律法规:教师或学生有违法行为,如犯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
2、违反师德师风:教师有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如体罚、性骚扰、歧视、贪污等。
3、学术不端:教师或学生有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等。
4、违反校规校纪:教师或学生有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旷课、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等。
5、违反教育教学规定:教师或学生有违反教育教学规定的行为,如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参加考试、不遵守课堂纪律等。
6、违反社会公德:教师或学生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如不尊重他人、不遵守公共秩序等。
以上都是一票否决的情况,不能触碰的道德红线,一旦出现将直接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五、评优奖励
优秀管理干部是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力量,优秀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路人,优秀教师是教育教学事业的核心骨干,优秀学生干部是班集体管理的顶梁柱,优秀学生是校园文明的典范。评优奖励每人仅能参评一项,通过“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凡符合评优准则倡导的优秀师生榜样,分别评定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奖金或奖品。
1、“优秀管理干部”:面向分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年级主任、教研科组长等教师干部,对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岗位上做出杰出贡献,以身作则,工作认真负责,与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高度契合的优秀管理干部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金。
2、“优秀班主任”:面向学校全体班主任,对热心教育事业,工作认真负责、细致入微、悉心呵护,班级成绩突飞猛进或保持优异,深受学生好评的优秀班主任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金。
3、“优秀教师”:面向学校全体在职教师,对热心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教授知识,注重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有着优秀的师德师风,业务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金。
4、“优秀学生干部”:面向大队长、中队长、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文艺委员、小组长、科代表等全校学生干部,对主动为学校与班集体服务,工作尽职尽责,团队协作能力突出,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起到榜样带头作用,深受班级同学信任和喜爱的优秀学生干部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品。
5、“优秀学生”:面向学校全体在校学生,思想品质优良,学业进步明显或成绩优异,在学习生活各方面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勤奋刻苦、向好向前,得到广大师生认可和肯定的优秀学生授予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品。
六、评优实施
“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由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发起,由学校按实际情况制定各项评优评选的实施方案(详见附件),评优实施流程主要如下:
1、提名:面向全校教师学生,采取个人自荐或他荐、班级推荐、年级推荐、学校推荐等方式,确定提名对象。
2、初选:学校成立评优评选领导小组,根据本行动纲领(第四大点)倡导的评优基准指引的正面状态、负面状态及一票否决的道德红线,对提名对象进行评估筛选,初选合格者进入终选环节。其中,为确保公平公正,领导小组成员不能作为负责评选的任一奖项提名对象,由上级单位另行组织评选授奖。
3、终选:评优评选领导小组,根据各奖项实施方案的评选标准(详见附件),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综合评定,确定候选人名单,并向学校领导提交评审结果。
4、公示:面向全校师生对选出的候选人进行公示,公示期间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如无异议确定获奖人名单,报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备案核准。
5、表彰:学校组织进行隆重的表彰仪式,由学校领导代表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向获奖的优秀师生颁发相应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金。
6、宣传:对获奖的优秀师生事迹,学校定期组织进行宣传分享,构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校园环境,营造开心快乐、自立自强的成长氛围,形成优秀校风、教风、学风。
“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不是一句口号,需要全校师生认真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时刻提醒自己追求优秀的勇气和决心,把优秀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追求优秀为目标,让优秀成为习惯,用拼搏和努力推动优秀校园文化和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谱写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精彩篇章。
附件一:“优秀管理干部”评优评选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二:“优秀班主任”评优评选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三:“优秀教师”评优评选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四:“优秀学生干部”评优评选实施方案(试行)
附件五:“优秀学生”评优评选实施方案(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