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为天下妈妈做点事了
10分钟一、缘起与发心
不久前,家乡的一位好友来广州看我,来之前他还特地先去探望了一下我的母亲。他赞叹不已地跟我说:“阿姨的笑容如此灿烂,腰板子如此笔直,思路还如此清晰,精气神十足,完全看不出已是个九十岁的人了。”想不到,好友不经意的一番话,如同春风拂面,瞬间唤醒了我对母亲的那颗感恩之心,忆起了与母亲共度的那些青春岁月,以及母亲对子女们的那份舐犊情深,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作为革命烈士遗孤的父亲受党和国家庇护,踏上了建设国家的征程,家里家外全靠母亲操持,她没有公婆的帮扶,全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才将我们兄弟姐妹九人抚养长大!这一切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是不敢想象啊!记得二十岁前的我,只盼望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吃口饱饭。但在那样艰苦的年代,大家都吃不饱,饿肚子是常态,而我家中兄弟姐妹九个,每人分一点就已经是“大件事”了。

是啊,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竟然就这样挺过来了!如果不是出于时代艰苦的无奈,天底下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吃饱穿暖?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无忧?为母实苦啊!我怎样才能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呢?母亲现在身体健朗,衣食无忧,曾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兄弟姐妹也各自安好便是晴天,我似乎无以为报。
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历经沧桑巨变,我们国家已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如今的我也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吃不饱饭的少年了,经过历事炼心的锤打,自己的身体也从“希望多吃一口”,到“不贪吃一口”的状态转变;自己的思想也从“希望多赚一点”,到“希望多做一点”的初心转变。特别是庚子年,我两次历经生死磨难,终于体悟到“人生的美好如此难得,生命的意义如此宝贵”。
感恩老天爷的眷顾和包容!感恩党和国家的庇护和引领!感恩父亲和母亲的含辛茹苦哺育!愿因我的存在,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是我重回人间的唯一心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释道”三家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智慧,为我们拎清楚自己提供了大道指引。

理论联系实际,为此我们专门组建课题组进行为期两年的“三拎清”研究,着意于找到“拎清楚自己,拎清楚人,拎清楚事情”可实操的工具方法。现在,研究成果《拎清楚自己一一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一书也经过两轮的内部品读评审,得到品读评审者的认可和点赞。
所发起的名仁慈善基金会“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已在革命老区于都和兴国两县的部分乡村中小学落地推广。我们正积极推进“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扶智助困”慈善服务模式构建:为校长赋能的“一二三四件事情”也正在稳步落实中;在“师和学”与“校和家”的三全育人联动中,我们深刻意识到,妈妈的角色是无人能替的!

然而,天底下还有那么多的妈妈,大部分都是初次为人母,都有太多的“怎么办”要去面对!她们还要承受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如果能为她们做点什么,哪怕是为她们带去一丝温暖和力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让孩子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该多好呀?!或许这就是感恩回馈母亲最好的选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正是咱们伟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吗?!为祖国的新生代做点有益的事,此乃我之幸福,亦是我之荣光!
二、当下的社会现状
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为“吃不饱饭”而受苦,反而要“少吃少喝”控制饮食以保持健康。然而,尽管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为何我们仍然面临着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时代的复杂面貌,促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 不愿做妈妈
相关报道指出,我国已有近1亿的大龄未婚女性,这一庞大的数字着实令人震惊啊!在老一辈人的观念中,婚姻是两个人幸福的结合。如同我的父亲母亲那样,他们因爱而结合,共同筑起温馨的家,生儿育女携手一生,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洋溢着无尽的幸福。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何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结婚生子产生了犹豫与畏惧?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成为妈妈?

- 不愿守婚姻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每年高考过后,社会上会出现一股“离婚潮”。原来,那么多妈妈婚姻不幸、家庭不睦,只是为了不影响孩子,而选择一忍再忍,过着貌合神离、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纷纷等孩子高考结束后再离婚。自古以来,男欢女爱本是很美好的事情,然而,为什么明明一开始因“相爱”携手的两个人,在夫妻“相处”的过程中,生活鸡飞蛋打一地鸡毛呢?有的夫妻甚至还会因爱生恨,不惜反目成仇,最终落得两败俱伤的结局呢?

- 不愿去读书
在当今这个生活富足时代,得了“空心病”的学生却比比皆是!什么是“空心病”?北京大学心理学徐凯文教授定义:“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空心病”在学生群体中尤为普遍。许多学生虽然拥有优秀的学业成绩,但内心却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他们没有什么学习的动力源泉,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更不知道读书的意义何在。还有更多的学生,可能压根就不会读书,也不愿意读书,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得过且过。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失去了人生方向?是什么造成他们不愿去读书?

以上三个问题,只是妈妈们要面对的万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由此可见,想要当好一个妈妈也不容易啊!如果妈妈们德不配位,缺乏做好妈妈的德行、智慧和能力,只会被生活琐事所困扰,陷入疲惫与焦虑之中。这种压力不仅消磨掉妈妈们的幸福感,也悄然危及到家庭的和谐氛围,进而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三、我们能做点什么
在“妈妈实苦”的社会现实面前,我能做些什么呢?或许,我只能用自己绵薄之力,尽心、尽力、尽情为天下妈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罢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我深以为然。若能找到这“幸福”背后的逻辑,然后通过“好妈妈学堂”将其传播给天下妈妈,为她们树立起一面镜子,让她们自我观照、自我修炼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进而将幸福的力量如同大地一般滋养更多祖国的新生代,该多好呀!于是,“好妈妈学堂”家校共育活动项目应运而生。

所幸,通过这两年多的“三拎清”课题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原来自己身处这个世界遇到的所有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核心就是要“拎清楚自己,拎清楚人,拎清楚事情”,才能拎清楚这背后的逻辑,进而才能过好自己的一生。而拎清楚自己是做好自己的关键,否则怎么做,怎么努力都可能白费!
两年研究下来,我自己也因此受益良多,从“懵擦擦”到眼光犀利,从玻璃心到金刚心,从无所能到我还可以,从自己修炼到植众于人,从自身变化到众人演变,从曾经的如此悲催到当下的如此幸福。当我真正拎清楚这些之后,惊喜地发现自己内心的丰盈让“我”幸福无比,这一切的转变都受益于拎清楚自己的思想与智慧!
如今,我将《拎清楚自己——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一书的版权版税及后续有形与无形的全部收益,无偿捐赠给名仁慈善基金会。未来,将会通过名仁慈善基金会这个慈善平台,发起“好妈妈学堂”家校共育活动项目,将善知识传递给天下妈妈,让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进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有出息的孩子。为祖国新生代做点有益的事情,正是名仁慈善基金会的初心和使命所在。

让我们共同期待“好妈妈学堂”家校共育活动的亮相,名仁慈善基金会将与天下妈妈一起携手前行,让她们那一双双曾经“推动摇篮的手”,正向推动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编辑: 叶燕妮
审核: 江明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