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都可以优雅地活着

作者:林礼君   发表日期:2025-06-18
引言:优雅活着的美好人人向往

如此开始,自己就可以“优雅地活着”。这就意味着,人要像“花和树”一样,顺应天地万物自身的规律,自然而然地生长,回归一种澄澈、坚定、负责任且充满内在喜悦的生命状态:

或许是“韧”的品性,在伤痕中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让苦难化作内在力量;

或许是“定”的德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喧嚣中的从容,面对风浪不失方寸;

或许是“明”的智慧,拥有清醒的自我认知,懂得取舍之道,于得失间保持通透;

或许是“和”的能力,与人相处的分寸感,既能温暖待人,又能守住底线。

这样优雅活着的美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流年里,不会心浮气躁地追逐虚幻波澜,而是专注于当下,于琐碎中发现细微的美好,心怀感恩与安然。

然而通达幸福与美好之路,常布满荆棘与迷雾,并非所有人都能穿过人生道路上的层层障碍,最终抵达“优雅活着”的畅途。因为,人生来就没有“花和树”那般纯粹,外部环境本就充斥着太多的关切和无奈;再加上人与生俱来的“妄想执着”内部因素;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裹挟着我们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

由此可见,人生来就有两个老师:一个来自内部,叫做兴趣;一个来自外部,叫做南墙。遇上这两个老师中的任一个,自己的人生际遇和人生道路或许就截然不同。若遇上了前者,朝着自己感兴趣的点下力,成长为一个专业人才便指日可待;若遇上了后者,一路摸爬滚打,砥砺前行就是必由之路。拉开时间和空间的帷幕可知,大部分人的人生际遇,或许都是后者。那么,经历“不知死活——任性妄为——撞了南墙——知道死活——谨慎行事——优雅活着”就是肉眼可见的修炼过程。

一、混沌初开的匹夫之勇——不知死活

“不知死活”,这绝非孩童般天真懵懂的好奇,而是人生巨画最初泼洒的那层混沌底色,一种源于深度无知与致命短视的“匹夫之勇”。它仿佛一种集体无意识,在特定的时代氛围和个体境遇下,悄然笼罩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想象一下,人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一头扎进一个光怪陆离、充满无限“可能”的超级游乐场。琳琅满目的物质诱惑、一夜成名的造富神话、被社交媒体精心粉饰的“精致生活”……如同旋转木马上的彩灯,炫目诱人,本能地驱使人们流连忘返。然而,对那些藏在华丽糖衣下的本质——什么是真正的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什么是生命的底线与不可承受之重——人们却常常像个蒙眼的旅人,根本看不见;有些人即使看见了,也视而不见。更可怕的是,即使一脚踏入了流沙般的陷阱,也浑然不觉,甚至误以为踩在了通往幸福与美好的阶梯上。

在我三十多年摸爬滚打的观察中,这种“不知死活”的虚妄勇气,在当代社会呈现出多种普遍形态: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用信用卡和分期付款堆砌“精致生活”,朋友圈看似光鲜亮丽,实际上却对越滚越大的债务视而不见;有人被“年入百万”的传说蛊惑,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创业,把投机当机遇;更多人被年龄焦虑裹挟,频繁跳槽、盲目考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还有人仗着年轻肆意透支健康,把熬夜当常态,把外卖当三餐,对身体亚健康的预警充耳不闻。这些看似勇敢的选择,背后往往是对现实的逃避——用即时满足麻痹焦虑,用短期行为替代长远规划,用虚假繁荣掩饰内心不安。殊不知,人生没有捷径,所有侥幸,终要偿还。

这就像初生的牛犊,满眼只看到眼前鲜嫩肥美的青草,对草丛后悄然蛰伏的危机(信用崩塌、经济周期、行业变迁、健康隐患)浑然不觉。这种建立在无知和虚妄之上的“勇气”,恰如风暴来临前海面上翻腾的最绚丽也最致命的泡沫——光彩夺目,诱惑着人投身其中,却一触即溃。

二、无知无畏的一路狂飙——任性妄为

当“不知死活”那种虚妄的勇气在短暂的“小确幸”或虚假繁荣中膨胀发酵,便极易滑向更危险的阶段——“任性妄为”。此刻,理性缰绳彻底崩断,欲望的野马脱缰而出。生命呈现出一种近乎病态的亢奋与失控,被本能和冲动完全主宰——油门深踩到底,在一条看似五光十色实则危机四伏的路上,一路狂飙,结果冲向未知的悬崖。

那么,不妨让我们看看,那些从“不知死活”的混沌中加速坠落的普遍轨迹:当“精致穷”的泡沫破裂,信用卡账单和网贷催收接踵而至,消费的快感早已变成填补债务的无底洞。风口追逐者很快撞上现实的铜墙铁壁,却像输红眼的赌徒不断加注,用借来的钱喂养一个注定失败的美梦。而那些被焦虑驱使的人,在频繁跳槽和盲目考证中耗尽精力,最终发现自己既无核心竞争力,也无清晰方向。健康隐患逐渐显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却依旧忽视医生的警告,继续透支体力和精力。这些坠落轨迹何其相似——起初都以为自己在掌控人生,最终却被自己的选择困住。逃避现实的代价,往往比现实本身更沉重。

每一次不顾后果的放纵,都是在为未来埋下痛苦的引信;每一次冲动的决定,都是在加速冲向悬崖的进程。这绝非生命的激情绽放,而是灵魂在欲望和恐惧的迷途中失控坠落,失重般跌向深渊。它是“不知死活”的必然升级,是虚妄泡沫破灭前最后的疯狂舞蹈。

三、当头棒喝下的灵魂颤栗——知道死活

命运的转折点,往往不期而至,裹挟着足以撕裂灵魂的剧痛。当“任性妄为”累积的恶果,如同精心堆砌却结构脆弱的沙堡,被现实的巨浪(一次彻底的财务崩溃、一次众叛亲离的孤立、一次职业生涯的断崖、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轰然冲垮、无情掩埋——那个被虚妄、贪婪和侥幸层层包裹的“自我”,才在“撞了南墙”的剧痛中,第一次真切地、冰冷地、刻骨铭心地触摸到“死活”那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当“精致穷”的泡沫破灭,接踵而至的是催债电话、冻结的信用卡和亲友的疏远,曾经的光鲜人设轰然倒塌,连基本生存都成奢望。那些追逐风口的创业者,最终面对的是血本无归、债务缠身的惨状,从云端跌落谷底时才明白,侥幸心理换来的只有废墟。而焦虑盲动者在频繁跳槽后,发现自己既无核心竞争力又透支了健康,当大病来袭或失业降临,才懂得安稳的可贵。这些撞上南墙的痛楚,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逃避现实的代价,往往需要用尊严、健康和未来来偿还。人生没有捷径,所有侥幸,终成教训。

原来,这就是“知道死活”的觉醒时刻——绝非书本里轻飘飘的说教,而是生命以头撞墙时的头破血流,是灵魂深处爆出的那一声撕心裂肺的颤栗。

“南墙”是最好的老师,用重创的剧痛,让心中的群“贼”原形毕露——悔恨、恐惧、羞耻如冰冷的潮水将人淹没。正如王阳明所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此刻方有刻骨铭心的体悟。原来心中最大的“贼”,正是那个盲目短视、贪婪无度、妄想不劳而获、任性透支一切的“我”!那些喧嚣的“贼”(虚妄、贪婪、恐惧、侥幸)并未消失,但它们的狰狞面目已在“撞了南墙”的剧痛中清晰可辨。

四、废墟之上重建理性之塔——谨慎行事

从“知道死活”那锥心刺骨的剧痛与沉重清醒中挣扎着爬出来,“谨慎行事”便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求生本能和痛彻领悟后的智慧选择。它意味着在真正认知了世界之险峻、自身之局限、因果链条之森严后,生命姿态发生的根本性逆转——从蒙眼狂奔的赌徒,转变为步步为营的旅人;从肆无忌惮的挥霍者,转变为如履薄冰的守护者。

人生重建往往始于认清现实的勇气。负债者不再逃避催款电话,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用每一笔微小还款重塑信用;创业失败者放下身段,从零开始积累,在反思中补足能力短板,不再追逐虚幻风口;焦虑迷茫者终于停下脚步,选择一份能让自己喘息的工作,专注培养真正有用的技能,同时重新找回健康的生活节奏。

这些看似平凡的改变背后,是褪去浮躁后的清醒认知:真正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日复一日的踏实前行。当放下不切实际的幻想,专注于当下能做的事,生活反而会慢慢显露出新的可能。这绝非胆小怯懦,而是在洞悉生命真相后,一种更高级的勇气和智慧。它是在废墟之上,用理性的砖石,一砖一瓦重建内心的秩序、生活的秩序。

似乎人人都在以“追逐财富”为代表的路上狂飙,殊不知“德本财末”——自己若没有与财富相匹配的品性、德行、智慧和能力,怎么可能得到财富的青睐呢?这就是不劳而获的颠倒妄想。若是知道稻盛和夫的那句话:“钱不是挣来的,而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换来的奖赏。”那么,只要有真心诚意服务大众的态度,围绕着大众生活的百般痛点难点大显身手,即便“两手空空”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此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五、如如而动的持续修炼——优雅活着

细察芸芸众生的生命轨迹,仿佛都隐现着一个相似的辩证循环:始于“不知死活”的混沌莽撞,继而滑向“任性妄为”的失控狂飙,直至“撞了南墙”遭遇“知道死活”的当头棒喝,方能在剧痛中转向“谨慎行事”的理性回归,最终,才有可能踏上通往“优雅活着”的澄明之途。

“不知死活”者,天不怕地不怕,自然任性妄为;“知道死活”者,洞悉深渊在侧,自然谨慎行事。有人天生慧根或家教熏陶,早早就懂得敬畏与审慎;也有人,还没来得及在命运的课堂上觉醒,便已在“不知死活”的迷途或“任性妄为”的深渊中,过早地耗尽了生命的筹码。可悲可叹,并非所有人都能穿越这座人生的复杂迷宫,抵达那“优雅活着”的畅途。其中的分野,往往就在于能否在“南墙”的撞击下真正觉醒,并持之以恒地践行那份痛彻心扉后得来的“谨慎”。

当我们终于跌跌撞撞地穿越了“不知死活”的莽撞迷雾,在“任性妄为”的癫狂悬崖边惊险勒马,又咬牙承受了“知道死活”那锥心刺骨的灵魂洗礼,最终在“谨慎行事”的坚实土地上站稳了脚跟——此刻,那条通往“优雅活着”的畅途,才真正在眼前豁然开朗。

优雅活着,究竟是什么?

它绝非绫罗绸缎包裹的富贵表象,亦非高高在上的矜持姿态。它更非一个可以一劳永逸抵达的终点,而是一场“如如不动”的持续修炼——一种贯穿生命始终的动态平衡与内在澄明。

这份修炼,始于善待自己。真正懂得接纳自身的局限与不完美,倾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不再以健康、尊严和安宁为代价去换取虚妄之物。懂得好好爱自己,滋养身心灵。

进而推及善待自己人。在“拎清楚自己”的基础上,理解他人的处境与不易,以真诚、尊重与责任感对待家人、朋友、伙伴。爱有了根基,不再是盲目地索取,而是主动承担和付出。

最终扩展至善待其他人。在纷繁复杂的世事纷扰与人际互动中,保持内心的澄澈与稳定。以“谨慎行事”的智慧为舟,以“知止”的边界为舵,在利己与利他间寻求动态的平衡。明白真正的优雅,是内在力量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当灵魂历经千锤百炼,终于挣脱了自我囚禁的沉重枷锁(那些虚妄、贪婪、恐惧的“心中之贼”),那份由内而外、自然流淌的从容、清澈与坚韧的力量,便是优雅活着最动人的真容。

其实,我们都可以优雅地活着!

倘若拉开时间和空间的帷幕,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和事,都在昭示一个朴素的真理——人之一生,最大的劲敌往往不在外,而在心内。若心中盘踞群“贼”(虚妄、贪婪、恐惧、焦虑),即便身处顺境,内心也难有片刻真正的安宁与喜悦,谈何优雅?

一个人之所以深陷迷茫、浮躁、焦虑、恐惧、不安的泥沼,其核心症结往往在于过度的精神“内耗”。究其本质,精神内耗就是“想得多,做得少”——被无休止的杂念、担忧、后悔、攀比所吞噬,能量在空转中耗尽。王阳明强调“破心中贼难”,而止息这内耗的喧嚣,正是“破贼”的关键,也是优雅活着的根本前提。唯有彻底“拎清楚自己”,明心见性,方能降伏心中群贼。当心中诸“贼”渐次平息,内耗的漩涡止息,生命便如浊水沉淀,重归澄澈与流畅,能量得以汇聚于创造与体验之中。

因此,要踏上优雅之路,改变需从当下开始:

——停止胡思乱想

——停止拖延

——停止自我否定

——停止优柔寡断

——停止活在别人眼里

——设定一个小目标

——多读书提升自己的认知

以上七点,非玄妙理论,而是停止内耗、重塑自我的切实起点。从此入手,方能逐步挣脱无形的精神枷锁,走出人生的低迷困局,重新构建坚实而明亮的认知与行动系统。方法朴实,贵在践行。想要改变?此刻即可拿去,付诸行动。

结语:拎清楚自己,方见优雅之道

无论富贵贫寒,无论年岁几何,只要身体康健,我们皆可优雅活着。优雅活着,绝非遥不可及的幻想,亦非少数幸运儿的特权。它就藏匿于我们穿越“不知死活”的莽撞、“任性妄为”的失控、“知道死活”的阵痛,最终抵达“谨慎行事”的清明之后,通往“优雅活着”的康庄大道。这条觉醒之路的核心密钥,唯五字真言:“拎清楚自己”。

“拎清楚自己”,是斩断心中“贼”念的利剑,是平息精神内耗漩涡的良方,是“谨慎行事”的精准罗盘,更是通往“优雅活着”畅途的坚实基石。它要求我们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己,勇敢而真实地面对别人,向内探寻,直面自身的欲望与恐惧、优势与短板、价值与边界、热爱与责任。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世相的诱惑冲击与内心波澜的起伏动荡中,稳稳地锚定自我之舵,做出清醒而负责任的选择,承担起行为的所有后果,活出一种笃定、从容、充满内在力量的节奏。

优雅活着,并非意味着不染尘埃,纤尘不惊。而是在尘埃落定、喧嚣散尽后,内心呈现出的那份澄澈清明与安然自在。它是一场贯穿生命始终的“如如不动”的持续修炼——从善待自己开始,夯实内在根基;进而推己及人,善待自己人,建立温暖连接;最终在广阔世间,以智慧与慈悲善待他人与世界。如此,如如而动,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拎清楚自己”的明镜映照下,破除心中贼障,以“谨慎行事”的智慧稳步前行,终能抵达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澄明之境——优雅地活着。

若你仍在人生的迷雾中穿行探索,若你心底渴望那份由内而外的从容、力量与澄澈,不妨翻开《拎清楚自己: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这本书。书中那些穿透表象的深刻洞察与源于实践的切实方法,或能在你迷茫困顿、心绪纷扰之时,为你点亮一盏温暖而明晰的灯,助你拨开眼前的迷障,更清晰地照见那个真实、独特、充满潜能的自己。优雅之路,终究要靠自己一步步踏实走出来,而拎清自己、做好自己,正是迈出这漫长旅程最坚实、最根本的第一步。

穿透迷障,回归本真。其实,我们都可以优雅地活着。

愿因我的存在,为人世间创造更多美好!

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

编辑: 江明亮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