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找到幸福

——读《拎清楚自己》有感
作者:吴金秋   发表日期:2024-06-07

第一次读身边人写的书,感觉很新奇。很多的文字,可以更直观地想象出画面来,转化为平日里面对面的言语和行为,更为具体生动了些。

通读《拎清楚自己》这本书,林总的情怀和能力,都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让人无比尊敬和佩服。“行善积德修自己,接引八方有缘人。”这大愿,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而这话林总也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像学生一样不断探求,更新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为;另一方面又像老师般不遗余力地向众人传播善知识,诲人不倦。犹记得当年林总为了事业敢打敢拼的样子,如今虽已年过半百,且大病初愈,仍不减当年的风采,让人自叹不如。

我未曾经历过大病大灾,无法真正体会鬼门关上走一遭的苦痛。最切身感受生命所带来的震撼,也就只是在医院看着亲人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还有他们手术后衣服上那一摊摊的血渍。那时候我就想,病床前,即使儿女再孝顺,也就只能帮忙跑上跑下、办手续、买东西,由此给病人带来一丝微不足道的心理安慰罢了,身体的苦,只能自己承受。

叔本华说:“对于人的幸福,人的自身确实较之于人所拥有的财富更为重要。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我深以为然,这也跟《拎清楚自己》一书中反复提到真正的幸福本自具足,莫要贪图外在的功名利禄,如此相得益彰。修自己是我们想要过好这一生必须面对的事情,唯有修好自己,世间的一切美好才能与我们有关。

对于怎么修自己,书里给了我很多具体的启示。要负责任、正能量、大我、随和;要做善良、厚道的人;要学习善知识,补人性“五漏”;要做有“德”之人。自己所拥有的地位、财富,总是要与“德”相匹配,否则无法长久地拥有,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灾难发生。“德”既要求人品、态度,也要求自我修为和积累。看完这些,我有些慌,修自己这么难,我该怎么办?看到后面,我知道了答案:做事要心中有,知前后,明左右,换个位,升个维,转个念,世界就变得大不同了。在历事炼心的过程中,每个事情都要用心去做,从更多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纵向横向的信息,才能把事做好,拿到好的结果。

在这一次的读书过程中,我就深有体会。一开始是以做任务的心态看,想着帮忙找出书中的错漏之处。带着这种想法看下来,发现书中有很多的“问题”,语法、例子或许都有不少可以改动的地方。后来转念一想,回过头又重新看了一遍之前的章节。这一次纯粹地只是看书,就发现原先看到的许多“问题”其实都是两可之间,我只是执着于咬文嚼字上去挑毛病,并没有真正读懂文字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原来,换一种心态做事情,看到的会那么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那么,想要好的结果,我们需要怎么办呢?其实这本书的副标题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做好自己是一切的根本”。

卢安克,一个在广西农村支教的德国人,他的教育理念和热情,感动了许多中国人。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说:“如果想改变中国的现状,然后带着这个目的,做我做的事情,那我不用做了。幸好我不是这样的,我不想改变,我没有这个压力。”记者问他:“如果不是为了改变,那我们做什么?”“当然会发生改变,改变自会发生,但这不是我的目的,也不是我的责任,不是压在我肩膀上的。”“改变不是目的?”“它压着太重了,也做不到。”他说,“但你不这么想的时候,它会自己发生。”

原来,做好自己,好事自会发生。

佛说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以前没理解,不明白为什么有些坏人做了坏事还能逍遥法外,有些好人却穷困潦倒,惨遭不幸。看完书我明白了,以前这逻辑搞错了,所谓的好坏、前后都是我们自以为的东西。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我们就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或者奖励,以为这才叫善因善果。其实,扶老奶奶时,老奶奶的安心,还有那时我们内心萌发的善意,就已经是善果了。再比如当我们读一本书,总觉得要带来什么用处才好,但其实看书时脑子里的思维扩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片刻宁静,亦是善果。而像有些犯罪出逃的人,直到被抓那一刻,才是真正解脱。

知道了因果,一切就变得豁然开朗。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拎清楚“好坏”之分,有了对象、目标,不再是什么都无所谓;工作中的每一项任务,拎清楚“优劣”之分,有了轻重缓急,有了标准,有了相关方,不再杂乱无序。心态一变,所有的事情就变得有意义了起来,仿佛眼前不再是油盐酱醋、代码语法,而是一个个奔向幸福彼岸的小精灵。烦躁、为难、担心、害怕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每一项要处理的任务了。内心平和,思维就活跃了起来,纯粹地去完成每一个目标是让人开心快乐的事情。

书里说,“幸福”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在于自己“愿不愿,要不要,该不该”,尽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尽心尽力尽情地去享受“历事炼心”的过程,你就幸福无比;如果你“为难、担心、害怕”你就难受痛苦无比,任何人都不例外!

我想,追求幸福就跟情绪来时一样吧,我们不能过于刻意,只需觉知着它,然后认真活好当下就好了。自己尽管善良厚道,一切都会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 吴金秋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