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真实而多元,各色各样的人与事构成了它的丰富,也造就了它的复杂。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随时随地开眼可见自己周遭世界的真相,常常见诸新闻媒体报道:
有的人平易近人,他们或许平凡无奇,但心地十分善良,勤勤恳恳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好;有的人令人羡慕不已,他们态度乐观积极向上,个性自由奔放洒脱,他们身上总是散发着光芒,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总能应对自如;有的人舍身取义一心无我而利他,比如今年5·1梅大高速塌方后在路中间下跪“螳臂挡车”救人的64岁老人黄建度,不顾个人生死安危为社会、为国家做出无私的贡献,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和美好。与之相反,有的人却自私自利、甚至损人不利己,干出各种匪夷所思、危害社会的“作乱”行径,比如去年1·11震惊全球的广州天河城宝马车故意冲撞行人造成5死13伤的温某运,恶向胆边生蓄意报复社会,已经执行死刑再也不能祸害人间;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天眼下,还有更多视频中的男女主角都是作贱自己、作孽他人,他们的行为举止总是让人觉得造作,要么偏执孤僻,要么傲慢自大,谁靠近他们谁就遭殃,往往只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向,最后变成了关乎生死的大事……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六道轮回”的真实缩影,有多少人深陷在“作贱、作孽、作乱”下三道忽上忽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向着“作人、作己、无我”上三道砥砺前行。

一、现实中的“六道轮回”与我有关吗?
谈及“六道轮回”一词,似乎有很多人都心生害怕,却又觉得只是“封建迷信”,抑或认为与我无关离现实非常遥远。殊不知,一旦自己放松对“做个合格的人”的底线和要求,往往只是一念嗔心起,就可能会被自身业力牵引逐渐滑向“作贱、作孽、作乱”下三道的深渊之中。
1.身边真实案例一:
黄师傅一念嗔心起,差点身陷囹圄
今年6月中旬,兄弟单位员工食堂的主厨黄师傅现身说法,“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己,而又“勇敢而真实”地面对众人,以自己近期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分享了极其宝贵的个人成长心路历程,不仅赢得了大家由衷的尊重与敬佩,其经验教训更是无比真实而深刻地给大家上了一堂“如何拎清楚自己”去断恶修善,才可能一念转祸为福,过好每一个当下,从而避免陷入现实的“六道轮回”之中的重要人生课。
黄师傅平时为人处事善良厚道,尤其以粤菜见长的厨艺功夫了得,日复一日、不辞劳苦地以员工食堂为家,尽心尽力尽情为员工烹煮各式各样健康营养的美味佳肴,更是把“老板加菜”特色品牌做到有口皆碑,深得广大员工的喜爱与赞赏。在有如此功德岗位上勤勉敬业的黄师傅,近期却因生活中邻里之间一点的小事情,差点由于“自己不让”导致“国家不让”被警察抓起来了!

一切因缘际会皆有因果,黄师傅事后真诚而勇敢地去剖析自己,放下自己坦坦荡荡地向大家拎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起因于楼上邻居过往多次将阳台、卫生间等生活污水溅到我家阳台,特别是消毒液不仅刺鼻难闻,也曾经腐蚀过孩子的衣服。为此,我曾多次向物业投诉并尝试与对方沟通解决,却一直遭到矢口否认。最近一次楼上邻居再次将污水淋到我家阳台,太太见状忍不住抱怨说了一句请楼上邻居不要再淋水,结果却遭到对方的粗言谩骂。我听后非常愤怒,立马跑到楼上和他激烈对骂起来。因此滋扰到周围的邻居,被报警带到派出所做笔录接受调查,差点被关了起来。因为自己一时不理智,我也为此受到了胆战心惊的恶果,家人朋友为我奔走相助、身心俱疲,而自己也深刻体会到冲动的惩罚。真是应了那句‘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原来我以为所谓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六道轮回’都是骗人的,也离现实的生活和工作很遥远。没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时真的就在一念之间,上一秒好好的一个人,下一秒自己就差点陷入不能做人(关起来)的困境,更是让身边家人朋友为我担惊受怕。这也让我意识到‘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这些古圣先贤告诫世人的话都无比真实——无论多么小的事情,自认为多有理,一旦起嗔心负面情绪上头,就会被情绪控制迷失自己,各种障碍就来了,怎么做都会处处碰壁;即便过去自己行善帮助再多的人,积攒了再多的功德,只需一念之间的愤怒和冲动就会让自己变成魔鬼,造成不可挽回的可怕局面。还好关键时刻,邻居及时报警制止,也唤醒了自己内心的良知,没让事态进一步发展恶化,我才没有掉入可怕的‘地狱’之中。”

吃一堑长一智,经此一事黄师傅最终也明白到:“感恩,才是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良方。无比感恩感谢亲朋好友与公司同事一直以来的关心、支持与包容,特别是发生此次摩擦风波后对我的思想引领,让我还有机会反省自己,由内而外去拎清楚自己,才真正明白到福祸相依,原来都可以一念转化。只要自己愿意放下心中怨天尤人的执念,不要我以为,更不要去怪别人,把善知识根植于心,遇人遇事多观照自己内心的一念,多思考我应该怎么去做好自己才能解决问题。事后来看,其实楼上阳台污水也不是存心故意的,只要自己花点小钱装个小挡板就能妥善化解,就不至于把一切过错怪到别人头上,反而让自己深陷困境。退一万步说,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自己先行一步释放善意,结果肯定不一样。如今生活压力大,身边随时都会有负能量的人和事。遇到释放负能量的人,自己更加要冷静对待,首先保持情绪稳定,不能被对方的负能量感染从而心生恶念,更不能由着性子恶向胆边生。如此,自己才能够生起敬畏之心、慈悲之心和感恩之心去理解和包容一切,其实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将恶意一念转化去修炼自己的心性,也会因此得到成长。就如同莲花在淤泥中生长,依然能保持纯净,自己亦可在繁杂生活中维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一念向善,万善相随,时刻保持正知、正念、正行,不仅能自保,还能传播正能量渡人。真诚地忏悔自己,希望大家以我为戒,多学习善知识,认真过好自己当下,做一个幸福的人!”
2.身边真实案例二:
欧经理因小事摩擦,遭遇“恶人”挥刀搏命
无独有偶,在黄师傅的风波发生后才没几天,兄弟单位的欧经理也因为工作中一点小摩擦,遭遇“恶人”拔刀威胁,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扬言要乱刀将其砍死。欧经理因此也去了一趟派出所,“恶人”也一并自己“作孽”被警察送进了看守所,直到失去自由才后悔莫及。
欧经理究竟做了什么“十恶不赦”之事,招惹别人如此记恨,不惜以命相搏?其实事情的起因也很简单,欧经理在巡查公司停车场时发现有一处停车位被一些砂石等建筑物料侵占,于是找到当事人要求清理干净。因为停车位比较紧张,沟通交涉过程中欧经理可能也仗着自己“有理”,语言态度上就有些急迫,并未顾及对方感受与施工所需,因此招致对方的反感,由此发生不愉快的争吵。在欧经理比较强硬的要求下,施工方当事人不情不愿地把施工物料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但也因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怨恨的种子。
第二天原本被侵占的车位正常停放了车辆,由于位置比较靠近出入口,或多或少对正常通行带来不便。施工方当事人见状,立马觉得这是欧经理有意为之在打击报复,故意不让他好过,于是二话不说抄起一把长长的镰刀,怒气冲冲去找欧经理算账。见到欧经理后,就仿佛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不愿意听欧经理多说一句“废话”,一边挥舞着镰刀,一边叫嚣着要砍死欧经理:“见一次砍一次,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欧经理当时害怕极了,还好没有选择“硬碰硬”,在同事们保全下,得以及时报警处理,双方很快便一起被送到派出所接受调查。至此,自以为“谁拳头硬,谁凶狠就谁赢”的施工方当事人,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国家不让”法不容情——任凭自己如何追悔莫及、痛哭流涕,仍然被无情地送进拘留所深度体验一番。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事后诸葛亮分析一下,可能旁观者和当局者都会觉得无比可笑。双方原本并没有什么“不共戴天之仇”,仅仅是芝麻绿豆般的琐屑小事,本来也无关紧要,更谈不上生死,何至于愈演愈烈要闹到挥刀搏命的地步呢?殊不知,双方起心动念之时,都只是站在自己立场上,都只想着自己的一点点小利益,害怕“吃亏”,以为谁都想要占自己便宜,谁都想要“加害”自己,给自己编了个剧本,拼命给自己加戏,还越演越起劲,越演越入戏。与之相反,倘若在事情发生之初,欧经理能放下“兴师问罪”的架势,用善良唤醒别人的良知,善意提醒一下当事人,并换个位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设身处地多给对方一些宽限的时间去处理,或许对方就不会着急忙慌而不识好歹,错把善意当成恶意,受负面情绪影响采取偏激行为。事情的结局,可能就会是当事人心怀感谢过来感恩戴德,而不是愤愤不平地提刀来见。更不至于,闹到最后直到“国家不让”被警察带走,才幡然醒悟原来一切都是“自己不让”,依靠“懵懵懂懂”的本能,由着自己性子肆意妄为,在情绪中忽上忽下,把自己深陷于现实的“六道轮回”之中,怎么可能好好做人,怎么可能过好自己的一生呢?
3.案例启示: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人生际遇,变化万千,在何时何地会遇见谁,遭遇什么事情,真是半点不由人。即便遭遇同样的人和事,其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甚至截然相反。正如《道德经》所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们自身在人世间所遭遇的任何事情,都是福与祸相互依存,都可以互相转化。不同的态度,往往导致不同的行为反应,福祸相依的转化,也尽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黄师傅和欧经理亲身经历的案例发人深省,现实中的“六道轮回”每天上演,如此真实不虚。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去拎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会发现一切人和事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归根到底都根源于自己对事情的认知和反应,因为唯一能把握和改变的从来只有自己,做好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好比炮仗一点就着,伤己伤人,也是因为自己把自己当成“炮仗”让别人点燃,亦或者自己被刺激一下就怒火中烧去点燃别人。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一切外在“敌人”都是我以为,都是自己脑补想象出来的,把别人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只要不顺从自己的心意,即便是自己最爱的与最爱自己的亲人也会一秒变成“敌人”,更何况是毫不在意的陌生人呢?
正如王阳明所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些一直潜伏在自己心中的“贼”——就是“不自明、不自知、不自觉、忍不住、下意识”的习惯和行为,会让自己在面对“急难愁盼漏”等问题和状况时,由着自己的性子即“贪嗔痴慢疑”人性五漏,去肆意妄为,做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然而,不是每一次犯错都有重来的机会,有些过错一旦发生,可能就是“老天不让”被带走天人永隔,或者触犯法律法规“国家不让”被带走身陷囹圄,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这不就是堕入现实中“六道轮回”的下三道了吗?

倘若老天眷顾还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如何才能够拎清楚自己去断恶修善,一念转祸为福,帮助自己过好每一个当下,从而避免陷入现实的“六道轮回”之中呢?我是一切的根源,心随所愿,所愿所不愿,皆源于自己。唯有拎清楚自己,懂得做好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本,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真正成熟迈向美好的开始。如此“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己,时时生起“羞耻之心”、“惭愧之心”、“忏悔之心”可以断恶;而又“勇敢而真实”地面对众人,刻刻生起“敬畏之心”、“慈悲之心”、“感恩之心”可以修善。通俗地说,要想真正去断恶修善,必须“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己去忏悔,每日三省吾身,才能够真正拎清楚自己是一切的根源,才可能进而“勇敢而真实”地面对众人,去感恩自己所遭遇的一切人事财物,原来都是为了修炼自己,在享受历事练心的过程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梁皇忏”就是断恶修善最好的警醒与示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古代帝王尚且懂得要真正断恶修善,必须真心诚意地忏悔,时常反思反省自己的过错,以此来不断精进自己,向好向前。凡夫俗子“知错能改”,也是“善莫大焉”。
二、现实中的“六道轮回”究竟是什么?
那么,何为现实中的“六道轮回”?它背后遵循什么逻辑?它又是如何向我们展现其人间百态的呢?倘若不能拎清楚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是不是也会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迷失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间烟火中,最终不知不觉地身陷现实中的“六道轮回”而无法自拔呢?
1.上三道:
作人→作己→无我,由愿力推动向上走
古人尚且可以“一叶落知天下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亦可以通过自观或他观,从一个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透过表象看本质,来判断自己或他人处于“作人、作己、无我”的哪种状态。
——作人,言行一致。一个言行一致的人,能够堂堂正正地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他们的心境波动较小,不会大起大落,能够稳定地践行自己的信念。他们讲诚信,负责任,正能量满满,凡事考虑他人,为人随和,说到做到,让人信赖……有这些优秀品质的人,一般能够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得到贵人的帮助和提携,把人做稳不是难事。
——作己,知行合一。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不知,可以至知。一个人知道该怎么做,却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只有我们在事上练,用心去付诸实践,将知识转化为价值,才是真的知行合一。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并且主动承担和付出,持续历事练心,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就是做自己生命的主人。
——无我,一心利他。“无我”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忽视自己的需求,而是指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优先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体现出一种一心利他的精神。这种人常常把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而不是自私自利地追求个人利益。他们拥有较高的道德境界,能够赢得他人的敬爱和尊重。反之,一个人如果三句离不开自己,嘴边经常挂着“我”,这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很容易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淖拔不出来。
在人生的旅程中,作人、作己、无我这三种状态,相互关联,层层递进。作人是基础,是我们承担社会责任、扮演社会角色的基石。作己则是本分,是我们关注自我成长、提升自我价值的内在要求。而无我则是追求,是我们跳出自我,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关注社会、服务他人的最高境界。
一个人处于哪种状态,并非一成不变,甚至分分钟都会在“业力”的牵引下掉落到下三道中。这就需要我们找到自己的初心,发出自己的大愿,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不断修炼和提升,让自己在愿力推动下不断向上发展,持续保持在上三道“作人、作己、无我”较高的境界中。
事实上,每个人的愿力越大,我们所达到的境界就越高。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追求作人、作己、无我的和谐统一,努力提升自己的境界,从而为自己、为家庭、为企业、为社会、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不断绽放生命的光芒,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

2.下三道:
作贱→作孽→作乱,由业力牵引向下滑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自观或他观,从一个人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透过表象看本质,见微知著,来判断自己或他人处于“作贱、作孽、作乱”的哪种状态。
——作贱,言行不一。当一个人言行不一的时候,就开始作贱自己了。明明心里面想着要减肥,可是嘴巴控制不住自己;明明知道熬夜不好,还是每天沉浸在追剧的快感中;明明心里面想着要好好工作,实际上偷懒耍滑,自己得不到成长和发展。仅仅停留在一时的开心,却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全然不顾。
——作孽,言不由衷。当一个人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是不自明、不自知、不自觉、忍不住、下意识说出来的那些话,往往是作孽的开始。比如工作上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忍不住心生嫉妒,去搞小动作破坏别人的好事。在路上开车,被别人超车,忍不住发怒、想报复,从而失去了理智,最终酿成祸事。如此种种,我们可以判断出一个端倪,当看到这种情况,可以好心提个醒,伸手拉一把。但如果提醒了、拉一把还不能唤醒对方,则自己就要远离,不能靠得太近,不然就会惹火烧身,平白承受了别人的罪过。
——作乱,言语错乱。当一个人表现出十分的异常,言语出现错乱的时候,证明这个人已经失去了理智,已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如,一些想要报复社会的人,往往曾经出现过情绪失控的时刻。比如,对一些隐患视而不见的人,甚至觉得别人的提醒是小题大做。这些言语错乱,往往就是给我们暗示,如果我们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情况,则要十分警惕,能安抚即安抚,不能安抚则远离,避免自己也卷入到灾殃中。
作贱、作孽、作乱,这是三种不良的行为状态,它们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依次递增。作贱自己,意味着不爱自己,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自己陷入困境。作孽则是伤害他人的行为,不仅不尊重他人,还可能给他们带来痛苦,往往最亲近的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而作乱则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它不仅会对大多数人造成伤害,甚至可能对整个社会和国家造成严重的影响。
作贱、作孽、作乱这下三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护,就可能进一步发展到伤害他人,也就是作孽。而如果对他人造成伤害,就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动荡,也就是作乱。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自身“业力”的驱使,逐渐走向深渊。“业力”的力量越大,下滑的速度就越快,滑向的深渊就越深。

3.分水岭:
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工作的明白人
一个人是在“作人、作己、无我”上三道向上走,还是在“作贱、作孽、作乱”中堕入深渊,分水岭就在“作人”和“作贱”之间,即决定了这个人能否把人做稳。如果人都做不稳,必然会滑向下三道,堕入无尽的深渊。这个分水岭,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照亮自己,温暖别人:做工作的明白人——用心细心,耐心欢心”。
——什么是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上有心没心,取决于心中装了谁。倘若心中只装着自己,那么必然无心。但如果心中还能装下别人,那么便开始有心。这种有心,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开始,它会推动我们朝着“作人、作己、无我”向上走,成就幸福美好的人生。因为有心,我们才能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心态,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自得其乐。因为有心,我们才能推己及人,不仅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不仅关照自己,也关照他人;不仅为自己而活,也为他人而活。因为有心,我们才能怀揣感恩、赞美、祝福去面对世界,看到生命的价值、喜悦与美好。倘若我们没心没肺,那我们可能会错过生命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即使这些事物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也可能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使我们拥有了这些美好,也很难真正地理解它们,更不用说珍惜它们了,最终只会让它们一一散去。

——照亮自己,温暖别人,是有心人的具体表现。人本自具足,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光芒,应该珍惜并发挥自身的独特之处,使自己充满活力和正能量,吸引更多积极的人和事。这样,我们就能像一个小太阳一样,发出明亮的光芒,为周围的人带来温暖和希望。相反,如果我们被自己的“人性五漏”和“人心颠倒”所控制,那么我们很容易忽上忽下,变得消极负能量满满。这样的我们会吸引更多负面的人和事,久而久之,自己变成了一个能量“黑洞”,连别人的“光”都能吞噬掉,将别人也拉进负能量的黑暗深渊。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和挑战,都曾在某个时刻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办。而在这个时候,我们能否像阳光普照万物一样,将自己的能量外溢,分享一点去温暖他人,去帮助他们,给他们鼓把劲呢?通过理解他人的困扰,我们可以提供支持;通过鼓励他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信心。我们的行动和态度可以改变他人的生活,让他们感到被关心和被爱。这是一种互相作用的过程,我们在付出中获得快乐,也在付出中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什么是工作的明白人?工作是人生价值绽放的舞台,它不仅是我们生活的支撑,更是展现我们才华和潜力的平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工作的明白人,深刻认识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明确自己的使命与目标,清晰自己的现状与差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作人、作己,以更加成熟、睿智的态度面对工作中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工作的明白人,我们还需要不断地精进和完善自己,朝着无我的境界迈进。这意味着我们要超越个人的局限,将个人的利益融入到团队的利益之中,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卓越的能力,为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我,克服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用心去感受工作的魅力,用行动去创造工作的价值,我们才能在工作中绽放出生而为人应有的光芒,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用心细心,耐心欢心,是明白人的具体表现。
1)用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所有的精力都聚焦在一个点上,不断地做足功课,苦练基本功,那么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好的。
2)细心: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我们在工作中细心认真,关注每一个细节,用心去处理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结果交付中注重每一个品质,展现出专业精神,那么别人一定会被我们的专业精神所感动。
3)耐心:是指在面对繁琐事务和复杂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沉稳,不急躁、不慌乱,持之以恒地钻研和解决问题。一个有耐心的人,能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成为领域的专家。正如古人所说:“熟能生巧”,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钻研,我们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找到做好事情的微妙“感觉”,将事情做到极致。
4)欢心:则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和喜爱,心甘情愿地投入其中,全心全意地追求卓越。一个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会积极主动地去面对工作中的种种困难,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是对自己能力的考验。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将工作和兴趣相结合,沉浸并享受其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三、现实中的“六道轮回”真实不虚
现实中的“六道轮回”每天上演,派出所的同志感受最深,如此真实不虚确存在。千万不要到派出所以身试法,可能不一定还有机会出来。其实,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便会发现原来自己身边无时无刻都在上演着,各种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利益纠葛、纷争不断,在这六道之间穿梭徘徊,忽上忽下,反反复复,历经人生百态,尝尽酸甜苦辣。

为何会如此呢?这源于潜藏内心深处那些“贼”——我们身上的业力,在“不自明、不自知、不自觉、忍不住、下意识”的牵引下,面对别人善意的提醒,总是起嗔心曲解成敌意,由着性子将自己拉向下三道的深渊。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想要过好一生,我们最大的敌人,自始至终只有自己!唯有去业力树愿力,以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同国家的繁荣昌盛紧密相连,不断提升自己的愿力,从“作人”做个合格的人,到“作己”做自己生命的主人,逐步攀登至“无我”的境界,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造福一方人。
世界那么大,美好那么多,关键我为自己做了些什么?如果在业力的牵引下,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是哪里,相当于把人生方向盘交给了别人!倘若在愿力的引领下,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与困境,不断地追求成长与超越,绽放出生命更加绚烂的光彩,这才是自己掌握人生的方向盘!这一切都源于自己一念之间的选择,是感恩还是埋怨!千言万语最终归结为一句话:感恩是解决自身一切问题的良方!
作者: 江明亮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邹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