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道“神奇的数学题”,你会做吗?
14分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这个“熙熙攘攘”的逐利大潮中,每个人都离不开利,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利。捋捋前因后果,发现其脉络清晰:利的背后是事,事的背后是人,人的背后则是“人性”和“人心”,就像一只无形的、巨大的手,把人们汇聚到一起,由此构成了忽上忽下的人生百态,编织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八卦阵”。人人都在这欲望之海航行,竟可以用一道“神奇的数学题”呈现出来——由纵坐标“自利”和横坐标“利他”构成了人生十字坐标系(如下图所示)。不妨看看这道“神奇的数学题”,你会做吗?自己心中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一、第一象限:自利,利他
当一个人不只想着自己,而是开始优先想到自己的父母、伴侣、孩子、亲人、朋友、同事、客户、商业伙伴等,优先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优先想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已经开始抛弃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进入“自利利他”的境界。
只要心中有人,开始为别人着想,很多事情都能自觉地做好。在餐桌上,人们会把好吃的食物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工作中,人们会想尽办法解决问题,不给别人添麻烦;在小区楼下,人们遛狗不仅绑上狗绳还戴上狗套;不仅自己扔好垃圾,看到地上有垃圾还会主动帮忙捡起来;在公共场所,人们会耐心等候,有序排队;在马路上,人们会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你看,这些日常的举动看似很平常,却在细微之处体现出一个人“自利利他”的美好品格。

一个人从自利利他开始,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美好?
——自利利他:一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能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既能满足自身需求,又能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知之明:一个人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优势,改正不足,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自觉觉人:在自知之明的基础上,主动地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自强不息:具备自觉觉人的品质后,进而会不断地追求自我提升,通过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自得其乐:在自强不息的过程中,从内心的成长和进步中得到满足和快乐,这种快乐是持久的,也是幸福美好的。

二、第二象限:自利,不利他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一种“自利不利他”的现象:无论身处何地,总有一些人只想着自己,不愿意遵守道德与秩序。在餐桌上,他们挑剔食物,只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工作中,他们推卸责任,扯皮拖延,总是回避问题;在小区楼下,他们遛狗不牵绳,让宠物到处窜跳;在垃圾桶附近,他们无视几步之遥,随意将垃圾扔在外面;在公共场所,他们以自己为先,不愿排队等待;在马路上,他们随意停放共享单车,甚至将车停在人行道上,给行人带来不便……这些不文明不道德行为背后,暴露出自私自利的心理,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不仅是个人道德沦丧,更影响到社会秩序。然而,他们可能并不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自私自利最终可是要吃恶果的。

一个人从自私自利开始,如何一步一步坠入深渊?
——自私自利:一个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甚至会损害他人利益。
——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人往往过分自信,认为自己总是对的,导致忽视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自欺欺人:当错误变得无法掩盖时,自以为是的人可能会选择欺骗自己和他人,用谎言来掩盖真相,导致结果进一步恶化。
——自甘堕落:长时间的自欺欺人会逐渐丧失对自己的要求和底线,然后放弃努力,选择堕落,从而毁掉自己的人生。
——自讨苦吃:最终,自甘堕落的人会从自己的错误和堕落中尝到苦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也会遭受周围人的唾弃。
三、第三象限:不自利,不利他
在人生的坐标系中,身处“不自利不利他”的第三象限代表着一种极端负面的行为模式,似乎只图一时之快,行事不计后果,却未曾料到最终被自己的行为反噬。或许没有人愿意选择这条道路,除非抱着自己与他人同归于尽的心态。然而,这样的选择终究是一条不归路——害人害己,还可能连累家人。
他们或是出于嫉妒、报复,或是单纯的恶意与无知,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在人际关系中,他们可能是那个散播谣言、破坏团结的人;在职场上,他们可能是那个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损害同事利益的人;在社会上,他们可能是那个无视规则、危害公共安全的人。这些行为,看似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某种满足或优势,实则是在为自己挖掘陷阱。

害人者终将害己,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和谐,最终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当他们的恶行被揭露,不仅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和社会的谴责,更会在内心深处承受无尽的愧疚与痛苦。他们的名誉、人际关系乃至精神健康都将受到严重损害,可谓是得不偿失。
更可悲的是,这些人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或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至无法回头。倘若他们缺乏自省与改正的勇气,只能在害人害己的恶性循环中沉沦,最终自取灭亡。
四、第四象限:不利己,利他
第四象限或许正好与第二象限相反,这是一种“不利己而利他”的伟大精神,崇尚舍己为人,甚至舍生取义。只有那些心怀慈悲、拥有足够强大能量与勇气的英雄会选择这条人生道路。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往往只需要在真正危及家国民族利益的时候挺身而出,一般只在部队、警察等“国家召唤”的职业中发生。我国领导人曾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为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近代以来我国有超过2000万烈士为国捐躯。正是无数如同“名仁”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坚定的红色信念和炽热的血肉之躯,为中华民族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为子孙后代打下了千秋伟业的江山,才奠定了今日和平与繁荣的坚实基础。他们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一路见证了伟大祖国从曾经的贫穷落后、饱受欺凌,到如今站起来了、富起来了、强起来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们所立下的丰功伟绩,如同山河般壮阔,让后人铭记于心,永不敢忘。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永放光芒!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五、第五大道:无我而利他
无比庆幸活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原来在这人生坐标系里还有一条人人都可以向好向前走畅途的“第五大道”,作为凡夫俗子无需轰轰烈烈地慷慨就义也能报效祖国、建设国家、回馈社会。这条大道如此清晰地呈现在“无我而利他”之中,有多少人却视而不见呢?
无我而利他,并不是“消灭”自我,而是将“我”的概念和范围扩展到无限大,家庭成员变成“我”,社会成员变成“我”,乃至天下百姓都变成“我”,如同将“我”这一滴水融入茫茫人海,从此不分彼此、和光同尘。当一个人心里面装的人越来越多,心胸越来越宽阔,“无我”的境界就越高。
知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曾经深情地分享过一场“无我才有永恒”的主题演讲,他声情并茂地阐述道“要用这种灭除‘我相’的态度,不要什么东西都是我排第一位,把我的利益拿掉,你自己就可以放开思路去思考。”是呀,秉持这种超脱“我相”的心态,不再让“我”成为一切事物的中心,舍弃个人的狭隘利益,唯有如此,心胸方能装下更广阔的天地。

曹德旺先生不仅以言教人,更以身作则。他热衷于公益事业,自创业之初至今,已慷慨解囊,捐出超过160亿元的个人资产。他的心中不仅装着企业,更装着祖国和人民。为了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曹德旺先生创办了河仁慈善基金会,并首期捐资100亿元创办“福耀科技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以“敬天爱人,止于至善”为校训,秉持“立德树人,科教兴国”的办学宗旨,立志成为一所高水平理工科研究型国际化大学,致力于培养国内新兴产业急需的研究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从中可以看出,曹德旺先生心中无我,只为大义,早已将个人利益抛之脑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中。像曹德旺先生这样的企业家,无疑是受人敬仰的!无疑是我辈的楷模!向曹德旺先生致敬!
而与“舍己为人”的伟大民族英雄相比较,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显得多么的卑微与丑陋,他们时时刻刻先想着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优先考虑我的利益在哪里?我的权威在哪里?很难关注别人好不好,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如一个人自私自利,只在意自己的得失,那么他就在得失之间轮回,最终堕入深渊!只有当一个人自利利他,在意别人好不好,甚至不惜放弃自我利益,了无私心,无我而利他时,那他就在喜悦和幸福之中流淌,最终走向美好!一切都源于自己的选择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杆秤,或许一辈子都在上述这道“神奇的数学题”之中算来算去,结果又如何?!敬请期待,下一篇文章《人算不如天算,你信吗?》!
编辑: 江明亮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吴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