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专业资源,践名仁使命

名仁慈善 发表日期:2025-09-27

2025年9月23日上午,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发起人林礼君先生率队,携名仁慈善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江明亮,监事长叶燕妮,理事郑志良一行,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简称“广二师”)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进行拜访交流,与该培训中心副主任、培训与社会服务处处长龚孝华教授座谈。双方围绕如何有效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名仁慈善基金会积极践行初心使命,希望借助广二师深厚的专业资源与成熟的卓越领航校长培养体系,共同探索公益力量支持乡村教育振兴新路径。

据悉,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自2015年成为首期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以来,始终立足南粤、辐射全国,致力于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坚持系统设计、高端培养、创新模式、整体推进的培养思路,回归教育本真,创新教育实践,深化了卓越领航校长培养的新模式,7位国家级领航校长、20多位省级名校长,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权威报刊发表实践创新成果,多名校长入选国培专家库成员,展现了领航校长自我成长与示范引领的实践教育家风采。广二师充分发挥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办学优势,深入推进“双百行动”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探索出“高校+县域+乡村教育集团”新模式,先后成立了阳西教育集团、阳东教育集团、陆河教育集团(革命老区)、陆丰教育集团,成功打造乡村教育振兴典范样板,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

国家蓬勃发展,慈善弥补缝隙。名仁慈善将主业主责聚焦于“教育与文化”领域,此次希望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的力量,与广二师携手顺势而为,探索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的可行路径:

一是跟随广二师步伐,名仁慈善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为落脚点,进入广二师所托管或援助的革命老区陆河等地县区域,通过为祖国新生代做好“一二三四件实事”——按照“上墙、上会、上心”校园文化进校三部曲规划,推进“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环境构建与氛围营造,并辅以“奖教奖学助学”三位一体机制,从根本上激发师生内生动力,以此为当地中小学校长提供可持续的成长赋能,添砖加瓦夯实当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

二是汇聚广二师资源,依托“教育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培养基地”,由名仁慈善捐资发起“未来教育家”卓越领航校长培训计划——对名仁慈善所服务的于都县、兴国县等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在当地教体局的指导下,遴选出一批符合条件的乡村中小学校长,作为领航校长培养对象,深入到广州、深圳等地国家级或省级重点学校现场教学,按需开展为期一周、一个月或三个月(一个学期)跟岗实践培训;后续进一步探索完善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校长高级研修培训以及卓越领航校长工作室入室培养等方式多措并举,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助力培养造就一批符合“四有”与“四引”要求、能够在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家型校长。

三是发挥广二师优势,借鉴广二师在革命老区陆河县等地的“高校+县域+乡村教育集团”创新模式与成功经验——在名仁慈善所服务的革命老区,与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合作,研究通过派遣权威专家顾问持续现场指导、授牌教育资源入驻或联合成立教育集团全域托管办学等方式,支持当地中小学实现提质增效。以此,助力领航校长在新校、老校、城郊学校、集团化学校中开展变革性实践创新,共同谱写一部不同类型学校“一校一案”办学策略创新的交响乐。

以名立心赓续使命,以仁立行修善济世;希望祖国未来更好,尽自己的一点微光。这便是名仁慈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们将矢志不渝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到“人的培养”这一基点上,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下力:继续扎实推进“感恩回馈母校,重走‘长征路’再出发”公益活动,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为落脚点,播撒“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像阳光一样铺洒到祖国大地上;做实《国歌》的鲜明主张,唤醒更多国人的主人翁意识,以激活人的内生动力,并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能力与能量的提升与进阶”的实践路径——从根本上“以个人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由己及人,由下而上,由小到大,形成从“自己对自己说”到“自己说服自己”再到“自己说服别人”的智慧体系,使之“站得直、挺得起、稳得住”。

风劲潮起,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奔腾不息。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秉承初心,以党建引领,积极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精神内核,立足未来“成长与发展”计划去做正确的事,携手“教育部广东省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培养基地”,基于江西省中小学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兴国三中实践,融合10多所试点中小学校实践经验,坚定不移为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赋能,共同探寻激活人的内生动力、共建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实践方法与路径,助力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