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求真,向善启慧,化育美好人生!

名仁慈善 发表日期:2024-11-10

盘古开天辟地,化育世间万物。“盘古”二字源于中华文明的美好神话传说,蕴含着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育人精神与文化基因。盘古山中心小学以“盘古”之名创办于1987年,坐落于巍峨苍翠的盘古山脚下,秉承盘矿职工子弟学校的优秀历史文化,提炼出以“德慧”二字为核心的育人文化思想,形成了“美丽盘古 书香盘小 德育学子 慧育童心”的办学治校理念——以“悦读知礼 德慧人生”为校训,以“德慧养正 以文化人”为校风,以“立德正己 春风化雨”为教风,以“有德有慧 知书达礼”为学风,构建了良好的“德慧”校园文化环境与育人氛围,促进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屡创佳绩。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四有”、“四引”的总要求,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及“三全育人”的总方略,在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的助力下,采取“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不断夯实校园文化“以文引人,以文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育人效果。学校立足小学阶段老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现实需要,用更通俗易懂的话语触碰人心,以“鼓把劲,一起向未来”激活人的内生动力,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焕发人的精神风貌,营造“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环境氛围,切实助力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德慧少年”。

如今继往开来再出发,找回初心就是确保学校长期以往取得好结果的力量之源。通过“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完善以“德慧”二字为核心的具体内涵,自然而然地与“真善美”融合,探索完善更加清晰明确的目标、路径和方法——立德求真,向善启慧,化育美好人生,以此引领全校师生一以贯之、上行下效,聚心聚力聚智向上生长,诠释如下:

“德”是什么?“德”就是自然而然、直入人心,内德于己,外德于人,其根本在于“真”——立德求真,以“真心,真诚,真实”的态度对己对人对事,真实而勇敢地面对自己,真诚而友善地面对别人,无论学习、生活与工作都容不得半点虚假与投机取巧,才可能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进而收获真才实学。

“慧”是什么?“慧”就是聪明有智慧,自己受益,也让别人受益,其根本在于“善”——向善启慧,向善是获得智慧的过程,由内而外,由己及人,每天进步一点点,从善待自己开始,善待自己人,进而善待别人;乐学善思,实践创新,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用智慧建设家乡、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德”与“慧”是为了什么?老师和学生们从学校出发孜孜以求,通过立“德”与启“慧”不过是为了成就更美好的人生,其根本在于“美”——化育美好人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在人生大舞台上绽放出生命的光芒,让世界看见更美的自己。

由此可见,“化育美好人生”为目标,“向善启慧”为路径,“立德求真”为方法,极具现实指导意义与丰富精神内涵,如此更好地引领全校师生躬耕好自己的“方寸心田”,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鼓把劲,一起向未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

1、党建引领启新程,服务大局建新功

盘古山中心小学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坚持学史力行、实干为先,聚焦师生、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师生和广大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通过党员亮承诺、支部亮目标、履职亮担当,树立“干字当头、干就干好”的干事创业导向。紧紧围绕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了“亮身份”、“青蓝工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引领全体教师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党员在教育过程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学校党支部始终突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师生成长为中心,坚持“五个引领”,即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模范引领、文化引领、责任引领,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端正了党员思想,激发了全体党员创先争优的积极意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加强理论武装,补足党员思想骨钙;通过“党员先锋岗”、“红色研学旅行”等活动,优化组织结构,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通过开展政治家访、老教师座谈会、教职工文体活动等,丰富了教师的业余生活,促进了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了教师的团队凝聚力。

通过开展党员教师教学大比武、德慧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引导党员和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实际行动传播党员先锋的正能量,用行动投身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 党员教师们在一次次的心灵触动和思想洗礼中,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2、匠心独运传薪火,争做育人领头羊
强师铸魂,教学相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传递新时代育人精神、勤学态度,对陶冶师生情趣、净化师生心灵、熏染师生行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每每读到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教师们便更加明确了教育使命和方向,追随党的脚步,踏着时代的鼓点,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勇承重担,踔厉奋发,坚持做好学生“四个引路人”。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年教师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提高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激发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校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帮扶活动。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青蓝工程”教学竞赛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迅速站稳讲台、站好讲台,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结构层次化、学科建设专业化和学校发展可持续化。相信在一次次“教学竞赛”的推动下,我校教师定能在不断磨砺、深耕中做新时代教育的追梦人,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贡献更大的力量。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团结奋进。

牢固树立“德才兼备、注重教育教学质量”的鲜明导向,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积极邀请学科教研员开展新课标解读培训和县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大力推行盲盒式教研、集体备课等活动,引导青年教师积极征订教育教学杂志,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周组织青年师观看优质教学视频,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研读教材与教育教学处置能力。扎实推进“青蓝工程”落地,通过以练促学的方式,推动教师勤思考、勤练兵。全校教师参加市、县各类教学竞赛成绩显著,共有3人次获县一等奖,10多人次获市县二等奖。

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教学楼楼顶高高矗立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时刻提醒着全体教师秉持初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师德是教育根基,教育之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规范从教行为,引导全体教师坚守师德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盘古山中心小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致力构建营造“朝气蓬勃 积极向上 勤奋好学 奋勇争先”文化环境与育人氛围,使全体师生体验到积极阳光、幸福快乐的教育生活。

自2023年9月以来,我校在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的助力下,通过“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奖优促差,选树典型,表彰先进,评选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并颁发了相应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及奖品,引领全校师生奋发向上,勇往直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校组织了先进个人推选会,弘扬优秀师生事迹,传播正能量,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成绩,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与工作学习环境氛围。

盘小教师时刻坚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断涵养高尚的师德情操,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塑造“学生敬仰、家长信赖、社会赞誉”的师德形象,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渊博学识去感染、启迪学生,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和人生导师。

3、五园阵地强素质,五育并举润童心

五育启新程,奋楫向未来。我校地处偏远乡村,学校留守孩、贫困生较多,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激发进取之心,我校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五园阵地为抓手,以多元评价为导向,扎实推进教学工作与育人实践同频共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德慧少年”。

通过启迪智慧的校园文化布置、激荡人心的励志口号,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润泽了孩子们的心灵,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架桥,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变得更加阳光自信、独立坚强。

德·博爱家园,胸怀正气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德树人,以爱润心,我校坚持把美丽校园建设成为博爱的家园,引导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师爱生爱自己。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到课程中,通过五红培根铸魂、乡村研学实践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德。

学习弟子规、中小学生守则等活动培养师生明辨荣辱的公德、孝老爱亲的美德;梦想课程、5.25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培养师生坚强自律、阳光自信的私德。在各类大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课程中,让广大师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尤其是,我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举办“红色故事我来讲”“我心中的英雄”等比赛,通过组建红歌合唱团、成立红娃宣讲团、开设红色文化课、演绎红色情景剧和寻访红色纪念址等活动,让校园成为培养“红娃”的红色摇篮,引领孩子自发争当新时代好少年。此外,我们还通过课堂教学、班会、研学活动等形式,以德铸魂,红色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滋养出坚如磐石的赤诚信念,生长出热烈浓郁的爱国情愫,引导学生塑造良好品格,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蓝楹诗园,乐学善思

智育为本,博学笃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我校优化课程设置,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如语文听默写大赛、数学计算大赛、英语单词听写大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我校扎实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在畅游书山学海中把阅读经典融入校园生活。晨诵、午读、阅读课、亲子共读、师生共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建设蓝楹诗园、蓝楹阅读室、蓝楹图书室完善了阅读硬件条件;阅读展示活动、艺术节、手抄报和征文竞赛、演讲和朗诵竞赛等检验了阅读成果。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浸润了学生金色的童年生活。

体·运动乐园,阳光自信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得益于盘古山钨矿留下的浓厚运动氛围,我校有较为完善的运动场地,一批专业的体育教师,我校一直立足体育特色发展,成立了各项体育运动社团,通过体育课、大课间、课后延时服务、暑期托管服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近年来,我校选派学生参加全县学生运动会,足球、田径、游泳、冰雪等项目,成绩名列前茅。学生通过体育运动享受健体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达到了体育带动育人的目的。

美·多彩艺园,怡情悦性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为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我校精心组建舞蹈、合唱、绘画、鼓号等艺术社团,积极举办艺术节,学生在参加全县合唱比赛荣获特等奖、参加全县防溺水课桌舞比赛荣获一等奖。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了审美能力,极大提升了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劳·绿色田园,勤勉务实

欲望子弟大成,当先令其习劳。我校学生都在农村成长,当地有独特的种植产业,为引导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学校致力打造绿色田园。通过引导学生种植蔬菜、茶叶、花卉,学会炒菜、擂茶、修剪花圃,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长教育、生成教育,构建了生态教育五色花。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生存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生存,适者生存;生长教育——教育学生健康生长,快乐生长,自由生长;生成教育——引导学生自由开放思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在劳动教育和这五种生态教育的浸润中,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点,懂得了劳动的伟大意义。我们坚信——生态盘小这朵五色花将来必定会更加绚烂多彩!

五育润心,向阳成长。在贯彻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教学理念中,我校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道德品质、学习能力、身心健康、审美情趣和劳动技能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后我校必定继续努力,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管理和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环境。

4、以梦为马担使命,筑梦远航向未来

长征精神强基因,经典文化润底色,德慧师生共成长。一代代盘古山教育人接续前行,化育美好人生,在独具学校特色的“德慧”校园文化建设中,持续推动育人文化思想与教育教学质量深度融合,引导全体师生向好向前,取得了丰厚的教育教学成果:2023年大课间展示活动荣获全县一等奖,视频被省教育厅展播;2023年参加全县防溺水课桌舞比赛荣获一等奖;2023年学生参加全县运动会荣获团体第一名;2023年教师参加全县教职工气排球比赛中荣第一名;2023-2024学年综合评估和教学质量考核荣获优秀等次;2023年以来有10多位老师参加县市级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2024年参加全县艺术节展示竞赛中,教师节目《梁祝》和学生节目《采茶舞》名列前茅;2024年学生参加全县运动会游泳、冰雪、排舞等项目名列全县前列。

学校的发展,师生的成长,群众的期盼,永远在路上。盘古山中心小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以“德慧”为核心办学治校理念,立足老师和学生“成长与发展”需要做正确的事,沿着更加清晰明确的目标、路径和方法——以“化育美好人生”为目标,以“向善启慧”为路径,以“立德求真”为方法,如此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躬耕好自己的“方寸心田”,引领全校师生从校长到老师再到学生一以贯之、上行下效,聚心聚力聚智向上生长,实现“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奋斗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立新功!

策  划 :肖小辉
编 辑 :杨文玥
初 审 :李世良
复 审 :凌观喜
终 审 :汤森林
转载自2024年11月10日于都县盘古中心小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