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

名仁慈善 发表日期:2024-08-7
——关于做好“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的几点启示

 无论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成长与发展始终是永恒的主题!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简称“名仁慈善”)成立以来,始终秉承“愿世间的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的初心使命,聚焦祖国新生代的起航,助力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发起了“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致力于从根本上激活人的内生动力,赋能校长引领老师和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无比感恩感谢

“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能够率先在革命老区即当年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落地生根,无不受益于于都县教科体局领导们的信任与关怀,以及各试点学校校长的大力支持与倾心帮助,在此特别感恩感谢!有机会探索实践为祖国新生代做点有益的事情,是我之所愿亦是我之荣光!

1.为祖国新生代做好一二三四件实事

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才得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成形!该项目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总目标,秉持“教学相长”这一规律,以老师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在校长的引领下实现“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的美好愿景,以此形成鲜明的“扶智助困”特色和“激活人的内生动力”的有效方法,尽心尽力尽情为祖国新生代做好一二三四件实事:

一是按照“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总体设计方案(点击查看),重点将校长鲜明的治校特色与个性化校园文化内容融合“上墙”,构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校园文化环境,让老师和学生时刻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二是“心生力量”校园文化志愿者活动(点击查看),重点组建一支以校长为首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切实营造“开心快乐,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讲座、展览、征文、演讲、报道等“上会”形式,给老师和学生迷糊时提个醒。

三是“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点击查看),重点定标准、树典型、立榜样,通过奖学奖教、研学游学等“上心”形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优秀成为习惯,你行我也行”引领老师朝向“四有”“四引”努力,引领学生朝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给老师和学生干得好点个赞。

四是“心伞接力”援梦助学活动(点击查看),应在扎实做好以上三件实事,由内而外形成优秀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人人都自觉力行“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基础上,重点通过“扶智助困”机制给有困难的学生帮一把,激发自强不息的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此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可偏废,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幻想一蹴而就,才能够在根源上遏制“等靠要”的不良风气,真正把好事做好。

2.形成扎实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模式

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按照“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工作思路,才得以围绕着“上墙、上会、上心”形成扎实的工作模式,让名仁慈善赋能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长成为现实(项目思想脉络如图所示):

紧紧围绕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目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四有”、“四引”的总要求,贯彻落实“五育并举”及“三全育人”的总方略,以“鼓把劲,一起向未来”这一句人人都受用的话语触碰人心,以此激活个人的内生动力,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为奋斗目标,以焕发个人的精神风貌,立足于激活人的内生动力的根本点上,共同探索并完善校园文化与名仁慈善“扶智助困”长效机制相融合,积极尝试通过“文化先行、氛围营造、树立典型”校园文化治校三步曲规划,稳步推进“奖学奖教助学”落到实处,助力校长形成“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文化。

贴近现实,才能走进现实,名仁慈善始终定位于自己工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校长赋能”!决不搞新花样,不搞新意思。只不过是按照“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思维模式,帮助校长梳理了一下具体的工作内容,使之体系化又个性化,使之形成自己鲜明的治校方略,以造福于老师和学生。

二、试点工作回顾
1.第一期“5+1”所试点学校

2023年6月名仁慈善与于都县教科体局共同确定第一期“5+1”所学校——沙心中小学、马安初中、仙下乡中心小学(含下辖仙下乡高兴小学)、祁禄山中心小学、祁禄山初中开展试点工作。基于对试点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2023年9月名仁慈善与于都县教科体局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率先在第一期“5+1”所学校开展2022-2023学年度“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并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墙工作,共同探索出适合学校发展的“扶智助困”长效机制,确定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为奋斗目标,初步形成了“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的整体工作思路,标志着“扣好第一颗扣子”。

2.第二期增加10所试点学校

第一期取得良好试点成效,2023年12月名仁慈善进而增加第二期10所试点学校——罗坳三门中学、葛坳曲洋小学、葛坳中心小学、宽田初中、宽田中心小学、澄江小学、楂林小学、利村中心小学、盘古山中心小学、于阳初中;根据试点学校自身意愿及实际所需,截至2024年3月名仁慈善已支持一二期共计15试点学校完成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墙”,现阶段还有待稳步推进落实“上会、上心”工作。

通过一二期试点实践,“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示范效应,为名仁慈善发起“感恩回馈母校,重走长征路再出发”全国公益计划,稳步从于都县走向全国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进一步扩大社会效益惠及面、影响力奠定了扎实基础与良好氛围。

三、未尽事宜启示

新的学年即将到来,名仁慈善将一如既往支持各试点学校,以做好“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公益项目为导向。请根据自身意愿及实际所需,按照校园文化治校三步曲规划设想,认真梳理并组织落实与本校相关的未尽事宜。

1.校园文化环境构建工作

围绕“上墙(知道,什么人知道?),宣讲(入心,入谁的心?)、提醒(力行,谁去力行?)”,抓住关键的人,影响一片人,班子成员——教干——老师——学干——学生。

目前各试点学校已在庭院、教学楼走廊、学生课室、教师办公室等场所,通过标语、挂板、海报等形式把校园文化挂在墙上,初步完成了“上墙”基础工作,其中6所学校已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新闻报道,尚有9所学校有待落实。名仁慈善通过自我检讨发现,没想到革命老区乡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因而在第二期试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看起来有些“贪大贪快”的迹象,没有很好地突出校长的治校特色与个性化,使部分学校在外感上似乎有些趋同。对此,我们也应该放慢脚步,以稳步推进。

然而,校园文化“上墙”只是让人知道的第一步,更重要的还需要做好“宣讲”与“提醒”,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师生,将校长和老师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思考、表达和行动,定期开展主题会议宣讲,真正把构建“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奋勇争先”的校园文化环境工作落实到日常的点滴之中,植入广大师生的心里,从而引领他们自动自发去力行“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以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内生动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2.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工作

围绕“看见什么?相信什么?我能做什么?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实效?”,抓住关键的人,影响一片人,班子成员——教干——老师——学干——学生。

在扎实做好校园文化环境构建的基础上,还需要广泛征询了解学校相关人员对名仁慈善“扶智助困”机制的看法与建议。与此同时,从“构建环境造就人,营造氛围滋养人”等润物细无声的智慧入手,可以通过开展“心生力量”校园文化志愿者行动,招募校内外志愿者一起为愿携手,重点组建一支以校长为首的思政教育工作队伍,通过讲座、展览、征文、演讲、报道等“上会”形式,将“鼓把劲,一起向未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这种精神理念传递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做实做足做深做细,进一步营造“开心快乐、自立自强”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此激发老师和学生们的内生动力,从而心生力量,形成优秀校风、教风、学风,赋能校长引领学校师生共同“向好向前”。

3.“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

原则上,各试点学校应在做好校园文化环境建构与氛围营造这两件实事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开展“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请已做好上述工作的试点学校及时报送相关辅证材料(包括现场图片、相关新闻报道以及其他能够真实反映情况的图文、影像资料)给名仁慈善,以确定是否符合评优评选活动开展条件。

名仁慈善拟对符合条件的试点学校,开展2023-2024学年度“向好向前”评优评选活动。请结合该学年实际成绩,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管理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若干,以此真实演绎“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毕业班教职工应当放在重点突出的位置纳入评选,以体现其岗位的荣誉感和榜样性。至于毕业班的学生虽然录取通知书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如学校要考虑其榜样的引领性,也可纳入本级评选。请符合条件的试点学校于2024年8月29日前报送本校评优评选方案与获奖名单,名仁慈善将于新学期初提供相应的奖状与奖金或奖品,并支持学校组织开展颁奖仪式。

4.“名师工作室”等专项支持

此外,针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或县级资质与荣誉的老师或学生,名仁慈善将单独设立专项奖励(不占用“向好向前”评优名额),支持与鼓励各试点学校重点打造“名师工作室”,以发现和培养更多高素质师资力量与学生人才,欢迎向我们报送名单与先进事迹材料。究竟什么才是我们共同倡导的“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样子,详情请参考名仁慈善官网“致敬榜样”栏目相关文章《致敬榜样,这就是“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的样子!》(点击查看)。

以上如有疑问,请联系基金会理事长江明亮,电话18620078183,邮箱691888188@qq.com。

广州市名仁慈善基金会

2024年8月7日

编辑: 江明亮
审核: 叶燕妮
发布: 邹春燕